东欧的雄鹰卡尔玛联盟

第393章 帝国的内外情况(第2页)

 “要小心这些来自东方的教徒,帝国与他们多年的战争证明了他们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如果我们想要长久治理,那么就必须消灭大部分人。”

 米尔恰所说的除了物理消灭,还有文化消灭。阿拉伯人除了创立宗教和传播数字就没有其他的文化成就了,官僚体制用的波斯的,大部分学者不是波斯人就是其他民族,阿拉伯人的比例很少。罗马可以通过文化优势来影响他们,让他们成为统一西亚的先锋。

 他也是这么做的,米尔恰在与奥斯曼的战争结束后就签署了《君士坦丁堡敕令》,规定亚美尼亚使徒教会、新月教的德鲁兹派和阿拉维派是可以容忍的宗教,信仰的民众拥有比异教徒要高但比东正教低的地位。他们的人头税减半,可以正常的经商和种地,但要想考试还得改信东正教。这是规定。

 除了改信,要想考试还得学习罗马尼亚语。原本还可以有希腊语考试,但这几年政策逐渐收紧,在边远地区变成罗马尼亚语为唯一语言。于是新收复的土地上掀起了一场学习罗马尼亚语的热潮。就连希腊语也只有希腊地区和西安纳托利亚地区的人会说,变成地区语言了。

 这样的政策对知识分子已经是相当友好了,所以他们全部涌入到君士坦丁堡等城市,打算凭着自己的才华进入官僚阶层。但帝国对外国人有规定,必须要在这里定居两年才能参加,参军也可以,但地位比本国民众低一个军衔。

 这也是为了保护本国安全,谁知道这些外国人进入官僚阶层后会不会给母国传递消息,到时候秘密信息泄露,这对帝国是一个很大的伤害。

 在边境地区罗马总会有一两个附庸国或者友好国家来保护边境的安全,西部是匈牙利、罗马涅、那不勒斯,东部是黑羊、格鲁吉亚和札剌亦儿。六个国家为罗马提供了缓冲,这样也能为帝国的反应提供时间。

 格鲁吉亚的国王亲自来到君士坦丁堡面见罗马皇帝,并且签署了合约,罗马帝国不追究格鲁吉亚支持阿莱克修斯的罪责,但每年对方需要将十分之一的税收作为贡金上交,而且还要在战线上保持一致。允许困难商人进入格鲁吉亚做生意,税收需要减免,第比利斯大主教等职位任命需要由君士坦丁堡牧首批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