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的雄鹰卡尔玛联盟
第421章 争吵和改变(第3页)
“好的殿下,贸易厅会给他们写信表明情况,这次主要还是有一个情况,请殿下定夺。”
这个情况本来是要宗教厅禀报的,但因为事情争议实在是太大,所以由贸易厅代为禀报。
宗教厅在东南亚、印度和福尔摩沙传教比较顺利,但在大明和日本是举步维艰,当地的民俗、文化完全不同,根本融合不进去。更不用说传播宗教了。
所有传教士一筹莫展,但一位圣名尼古拉的做了一件让众人惊讶的事。他将自己的头发剃了,身披袈裟,学习日本语言,然后到鹿儿岛见当地的领主直接说自己是来自天竺的僧人,希望能在这里开宗立派。
这个时期的日本佛教还是非常重要的,加上尼古拉花了一些银子,
就被批准了。按照这个方法,又有十几人被允许在鹿儿岛传教。
让传教士改变装饰并称别的宗教实在是太魔怔,一些人请求牧首绝罚他们,但还有一些人从书籍中找到入乡随俗的观点表示支持,这么分歧的观点自然要请最高者定夺了。
“你说的这个的确是个问题,但也要知道东方的文化是非常丰厚的。要想传播宗教只能尝试按照当地的情况随机应变。”
听殿下这个意思,是准备灵活应变了。
“臣明白了,在下会转告宗教厅的。”
殖民,殖民,为了奢侈品和利益,哪怕粉身碎骨都要做。印度的香料棉花,大明的瓷器丝绸,日本朝鲜的金银矿,阿比尼西亚的咖啡,以及大量的木材和其他产品,通通集合在君士坦丁堡然后出售,这都是有价无市的,欧洲其他国家都得羡慕死,而出售产生的收入,则会成为家族各个成员建功立业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