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开局捅娄子反方向的闲鱼
第738章 可怜的老实人被玩弄于股掌之中(第2页)
“你闭嘴。”
祁领导这才看向了小黄猫。
“黄茂贤?家里读过书?”
不愧是领导,听名字就能推测一个人的家庭。
这也不是现在就存在的现象,在古代更加普遍,读书不读书的一眼就能分辨,举个例子比如朱元璋以前还叫朱重八呢,老朱家排行老八,没文化就是这样取名。
到现在也是一样,小明的妈妈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大毛,二儿子叫二毛,那么问题来了,小儿子叫什么?
这个时候通过一个名字就能猜测出来这个人的父母有没有读过书,一般来说,父母读过书,孩子也不会差。
“以前家里有点小钱,后来被打倒了,到我这没有办法,只能来四九城混一口饭吃。”
“嚯,以前家里还是个大地主阔少爷呢。”
祁领导这话说的一点都没错。
因为从开始实行的就是"抓大放小",大的都被打了,小的留下了。
仔细看看前不久的通告,先是对农民进行划分,像是傻柱是三代雇农,这是进城的,村里分的是"贫""中""富"。
"地主"和"富"是怎么划分,这个就不多写了。
有个别地方是因为天高皇帝远,再加上尽力表现,导致一些地方打击的力度不一样。
但那是比较偏远的地方,在大城市的周边,政清人和的地方还是严格按照要求执行的。
最开始实行是是"贫中"报团,三年下来效果显著,产量翻翻,这都是书上记载的真实情况,数据不会说谎。
然后开始全面推广把"富"也纳入其中,这才开始出现问题。
就是因为"富"的划分弹性太大。
谁又没个老家呢?
可想而知有多少人反对。
这几年的困难天灾干旱占了很大原因,未尝没有人的原因。
话题扯到这里又扯远了,许大茂收敛了心神,继续当一个合格的吃瓜群众。
“哪还有什么阔少爷,我现在就是一个街上的小混混一只小黄猫罢了。”
“你应该不缺对象吧?为什么要做出来这样的事情?给伱定罪的时候,你可别有怨言。”
“我这个家庭成分,很难和女孩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