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财主招上门女婿渝爱二顺渝可

第287章 赵夫子(第2页)

 有个学童记性特别好,主动跑到赵宣宣面前,要求背书。

 赵宣宣微笑道:“开始吧。”

 童声朗朗:“国风,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一字不差地背完。

 赵宣宣欢喜,一边用笔记下学童的名字,一边笑道:“很好,你可以学下一首诗了。”

 学童背完诗后,她就给他们开小灶,单独教下一首,因材施教。

 记性好的学童学得更快、更多,记性差的学童学慢一点,慢慢吃透。

 幸好学问浅的学童只有七个,赵宣宣都能兼顾到。

 如果发现谁在发呆、偷懒,她就走过去,摸摸小学童的脑袋瓜,鼓励一下,又单独教一遍。

 临近中午,小厨房冒香气,学童们变得明显不安分,屁股在凳子上动来动去,仿佛有针在扎屁股一样,背书的声音也变小了,变得有气无力。

 赵宣宣出去看日晷上的时间,又回来告诉:“距离吃饭还有一刻钟!可以再背一首诗,加把劲,不要松懈!”

 不仅学童们的馋虫在动,就连她也肚子饿,忍不住从香气里分辨出煮鱼的味道,还有一道菜明显是黄焖肘子,太香了。

 师爷学堂也设饭堂,离家远的孩子中午留在学堂吃饭,额外交伙食费,吃的菜跟夫子一样,基本上都是三荤两素,荤素搭配。

 付青突然站在课堂门口笑,喊道:“师姐,下课了,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