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初代蒸汽机,思维局限(第2页)

 

在这座蒸汽机下方,则是他们临时搭建起来的铁轨。

 

随着蒸汽机缓缓开始动作,它也开始在铁轨上不断向前。

 

走到了最末端的时候,旁边的几个工匠连忙拉动了刹车。

 

“基本上就是这个样子,已经可以投入使用,但后面的改良可能还需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他们都知道了蒸汽机的好处,这种东西可以拉上好几节车厢。

 

然后在各个区域之间来回移动。

 

需要的人力和物力,都非常少。

 

只需要一些不要钱的煤炭,就可以将其驱动。

 

在看完他们的动作后,秦明缓缓点头,对他们夸赞道:

 

“各位辛苦了,你们做的不错,一会儿去账房,每个人都领一笔赏钱。”

 

“哎呀,殿下您真是太客气了。”

 

“谢谢殿下。”

 

秦明对他们都是非常乐意投入的。

 

他知道这些拥有的技术的人,是无价之宝。

 

每次在完成了任务后,都会给他们很多奖励。

 

这时候秦明已经了解了他们做出的蒸汽机的效果。

 

于是继续开口问道:

 

“你们测试过这个蒸汽机可以拉动几节车厢了吗?”

 

秦明记得在工业革命初期。

 

一节蒸汽火车头可以拉动一百到三百吨之间的货物。

 

这已经足够十几辆马车去装填了。

 

在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旁边的陈世茂却面色古怪的看向秦明。

 

“这个不是想拉多少都可以吗?”

 

“那怎么可能?”

 

秦明没有理解陈世茂的意思,顿时摇了摇头,对他纠正道:

 

“老师,我觉得现在这种蒸汽火车头一次性能拉七八节车厢的货物,应该就已经足够厉害了。”

 

陈世茂却跳出了这个思维怪圈,他对秦明解释道:

 

“如果不够力气,那咱们再加一节火车头,两节一起拉不就行了?”

 

“啊……?”

 

秦明愣了一下。

 

他发现自己陷入了思维定势之中。

 

从现代社会过来的秦明,从始至终见到的都是车头车尾各自一节火车头。

 

但现在是自己在建设铁轨和蒸汽火车,多加几节火车头。

 

自然可以轻轻松松地提高他们的运载能力。

 

根本不用固定的,在车头或者车尾只放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