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一渔猎西北羁中马
第五百八十七章 冬天也不消停(第2页)
拖拉机开进院子,李龙去拿来木头墩子,然后一步一步的演示收割机的上机步骤。
年长的那位叫张克虎,年轻人叫李梦龙,两个人是师傅徒弟的关系。拖拉机是张克虎买的,他收了李梦龙当徒弟教对方开拖拉机,顺便也是带带新人。
所以李龙教的时候,他看得很认真,每个步骤都要问一问,那边李梦龙也是。虽然他不问,但脑子里一直在记着。
李龙教的也很细心,包括自己总结出来的一些小技巧。农民现在挺苦,能从农民中脱颖而出的,肯定都不简单。
他是想着能多带着一些农民致富,这样也能起到一些群体效应。毕竟农民能得到的信息量是最少的,基本上都是模仿效应。附近哪个农民怎么做致富了,那就跟着学。
直到杨大姐推着车回来,李龙还在教两个人怎么卸收割机。
有两个人的话,收割机的拆卸非常容易,所以张克虎和李梦龙两个很快就学会了。两个人还在拖拉机上轮流操作了一下收割机收割的过程,记下来后,才算是结束了这次教学。
张克虎从随身背的小包里掏出厚厚的几沓钱来,一沓沓递给李龙。
“一千一百块钱。”张克虎说道,“李龙同志,你点一点。”
“好。”李龙接过钱快速的点了起来。
张克虎和李梦龙两个人看着李龙的动作,这时候杨大姐从屋里给三个人端出热茶来。
李龙点完钱后点点头说道:
“钱数是对的。不好意思啊,你们这大老远过来,都没请你们喝个热茶……”
“那不算啥,你教我们这技术,这就很让我们感动了。”张克虎笑着说着。
李龙进屋把钱收好,出来的时候,张克虎和李梦龙两个已经把一台收割机抬上了拖拉机。
“还有一台,你们自己挑。”李龙说道。
其实没啥挑的,都差不多。两个人就顺势把摆在最外面的那台收割机抬着上了拖拉机。
“留着吃完中午饭再回吧。”李龙邀请着。
“不了不了,我们现在赶路,午饭前还能赶到呼县,在那里吃午饭,吃完今天多赶赶路,能赶回奇台。”
张克虎很兴奋,两台收割机到手,他已经能够预见明年自己收割麦子的场景了。
压不住啊压不住啊。
“总得吃午饭嘛。走,我带你们去食堂吃个拌面,身上热热的再走嘛。”家里呆会儿顾晓霞回来,她是双身子不方便,李龙便说道。
“不用不用,真不用。李龙同志,你能卖给我们收割机,而且还教的这么细,我们真心感谢。眼下我们真的想尽快赶回去。”
“行,那路上注意安全。”李龙叮嘱了一句,送他们开着拖拉机出了院子。
出了县城,拖拉机突突突的响着往东跑,张克虎说道:
“梦龙,你看到了吧,李龙同志那里,还只有两台收割机了。咱们赶的真及时,不然的话还不够呢。”
“就是,李龙同志也真热情,教了咱们那么细,说实话我感觉到时咱们直接就可以上手了。”
“对啊。他说这边收割一亩地两块钱,咱们那里任咱们自己定价,我觉得哪怕一块钱也有得赚啊。”
“师傅,我觉得还是统一价吧。降的话就一块五,也不好降太多。
他也说了,一天收割百八十亩没问题,咱们那边种麦子的那么多,定便宜了,都有人过来要收割,到时咱们排不过来啊。
定高点儿,有些人舍不得这个钱,就会有一些人手工割了……”
张克虎点点头,这的确是有点道理。
拖拉机开到呼县已经是中午了,他们在这里吃了饭,两个人轮换着开拖拉机赶路。乌伊公路路况还算不错,但拐向米泉阜康的时候就没那么好了。
到米泉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下来,他们咬咬牙把拖拉机开到了阜康,实在开不动了,在这里住了一晚上,第二天赶早开回了奇台。
有了收割机,两家人已经开始憧憬着明年美好的生活了。
又卖出两台收割机,净收入是三百四十元。先前李龙在奎屯花了近两千块钱把这五台原型收割机买了回来,眼下已经出去三台了。
如果再加上卖黄羊皮的钱,那本钱差不多已经回来了。
他相信这两台收割机也不会在家里放多久。农民中大多数都是随大流,并不知道从哪里获得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有些人哪怕会看,但也很少能从中提取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来。
但极少数还是有这个能力的,而李龙拿回来的收割机本身也就是卖给这极少数的。
中午饭吃过,李龙便去买了一个铁炉子,回来安装在了玻璃房里。
这时候铁皮炉子并不算贵,北疆大多数人家家里都有。也有买不起或舍不得买的,那就会用泥巴和拓好的土块糊一个,当然,炉篦子还是得用生铁的。这玩意儿自己没办法搞。
把炉子固定好后,接下来就是砌那种半地龙半火墙的长条式取暖加热设施。砖制的和土块制的各有好处。
砖砌的热得快,凉的也快。土块比砖墙厚,热的慢,凉的也慢。
可惜院子里只有砖没有土块,李龙便只能砌砖的。
年长的那位叫张克虎,年轻人叫李梦龙,两个人是师傅徒弟的关系。拖拉机是张克虎买的,他收了李梦龙当徒弟教对方开拖拉机,顺便也是带带新人。
所以李龙教的时候,他看得很认真,每个步骤都要问一问,那边李梦龙也是。虽然他不问,但脑子里一直在记着。
李龙教的也很细心,包括自己总结出来的一些小技巧。农民现在挺苦,能从农民中脱颖而出的,肯定都不简单。
他是想着能多带着一些农民致富,这样也能起到一些群体效应。毕竟农民能得到的信息量是最少的,基本上都是模仿效应。附近哪个农民怎么做致富了,那就跟着学。
直到杨大姐推着车回来,李龙还在教两个人怎么卸收割机。
有两个人的话,收割机的拆卸非常容易,所以张克虎和李梦龙两个很快就学会了。两个人还在拖拉机上轮流操作了一下收割机收割的过程,记下来后,才算是结束了这次教学。
张克虎从随身背的小包里掏出厚厚的几沓钱来,一沓沓递给李龙。
“一千一百块钱。”张克虎说道,“李龙同志,你点一点。”
“好。”李龙接过钱快速的点了起来。
张克虎和李梦龙两个人看着李龙的动作,这时候杨大姐从屋里给三个人端出热茶来。
李龙点完钱后点点头说道:
“钱数是对的。不好意思啊,你们这大老远过来,都没请你们喝个热茶……”
“那不算啥,你教我们这技术,这就很让我们感动了。”张克虎笑着说着。
李龙进屋把钱收好,出来的时候,张克虎和李梦龙两个已经把一台收割机抬上了拖拉机。
“还有一台,你们自己挑。”李龙说道。
其实没啥挑的,都差不多。两个人就顺势把摆在最外面的那台收割机抬着上了拖拉机。
“留着吃完中午饭再回吧。”李龙邀请着。
“不了不了,我们现在赶路,午饭前还能赶到呼县,在那里吃午饭,吃完今天多赶赶路,能赶回奇台。”
张克虎很兴奋,两台收割机到手,他已经能够预见明年自己收割麦子的场景了。
压不住啊压不住啊。
“总得吃午饭嘛。走,我带你们去食堂吃个拌面,身上热热的再走嘛。”家里呆会儿顾晓霞回来,她是双身子不方便,李龙便说道。
“不用不用,真不用。李龙同志,你能卖给我们收割机,而且还教的这么细,我们真心感谢。眼下我们真的想尽快赶回去。”
“行,那路上注意安全。”李龙叮嘱了一句,送他们开着拖拉机出了院子。
出了县城,拖拉机突突突的响着往东跑,张克虎说道:
“梦龙,你看到了吧,李龙同志那里,还只有两台收割机了。咱们赶的真及时,不然的话还不够呢。”
“就是,李龙同志也真热情,教了咱们那么细,说实话我感觉到时咱们直接就可以上手了。”
“对啊。他说这边收割一亩地两块钱,咱们那里任咱们自己定价,我觉得哪怕一块钱也有得赚啊。”
“师傅,我觉得还是统一价吧。降的话就一块五,也不好降太多。
他也说了,一天收割百八十亩没问题,咱们那边种麦子的那么多,定便宜了,都有人过来要收割,到时咱们排不过来啊。
定高点儿,有些人舍不得这个钱,就会有一些人手工割了……”
张克虎点点头,这的确是有点道理。
拖拉机开到呼县已经是中午了,他们在这里吃了饭,两个人轮换着开拖拉机赶路。乌伊公路路况还算不错,但拐向米泉阜康的时候就没那么好了。
到米泉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下来,他们咬咬牙把拖拉机开到了阜康,实在开不动了,在这里住了一晚上,第二天赶早开回了奇台。
有了收割机,两家人已经开始憧憬着明年美好的生活了。
又卖出两台收割机,净收入是三百四十元。先前李龙在奎屯花了近两千块钱把这五台原型收割机买了回来,眼下已经出去三台了。
如果再加上卖黄羊皮的钱,那本钱差不多已经回来了。
他相信这两台收割机也不会在家里放多久。农民中大多数都是随大流,并不知道从哪里获得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有些人哪怕会看,但也很少能从中提取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来。
但极少数还是有这个能力的,而李龙拿回来的收割机本身也就是卖给这极少数的。
中午饭吃过,李龙便去买了一个铁炉子,回来安装在了玻璃房里。
这时候铁皮炉子并不算贵,北疆大多数人家家里都有。也有买不起或舍不得买的,那就会用泥巴和拓好的土块糊一个,当然,炉篦子还是得用生铁的。这玩意儿自己没办法搞。
把炉子固定好后,接下来就是砌那种半地龙半火墙的长条式取暖加热设施。砖制的和土块制的各有好处。
砖砌的热得快,凉的也快。土块比砖墙厚,热的慢,凉的也慢。
可惜院子里只有砖没有土块,李龙便只能砌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