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唯有真诚得人心(第3页)

  “嗯,两个从伊犁河谷过来的民族朋友。上午我给他们看了看收割机的工作过程,他们还在商量要不要买。”李龙说了一句,“能买就买,不能买也不勉强。毕竟五百多块钱也不是小数目。”

  “那倒是,五百多块是我一年多的工资呢。”顾晓霞也是这么看的,“我看到桌子上放着的苹果了,那苹果好大。午饭的时候我们就分着吃掉了。”

  “从伊犁带过来的,”李龙过去打开电视,新闻已经结束,这时候已经开始播放电视剧了,两个人便坐下来边看电视边聊着家常。

  第二天吃过早饭,李龙要去送顾晓霞,顾晓霞还是不让送,李龙便决定如果再下场雪,无论如何也要送了。

  杨大姐出去卖饭,李龙便去把玻璃房那边炉子架着,看了看菜苗情况,给浇了水之后,回来便在屋子里等着。

  吉普车里已经加了水,李龙决定等到十二点,如果那兄弟两个不来,他就直接开着去队里了。

  阿布来提和阿布都赛买提这时候也挺着急。他们两个已经确定要买收割机了,但说好回来的运输卡车昨天晚上没动静,今天早上也没回来。

  他们两个很着急,一边担心卡车别出了什么问题,一边又担心李龙那边别先走了,到时又耽误一天。

  最后,兄弟两个决定,阿布都赛买提在旅社等着卡车,阿布来提去李龙的大院子,免得两头都等不着。

  阿布来提到了大院子的时候,李龙正在院子里拿塑料布准备把收割机盖起来。他以为兄弟两个不打算来了,便想着先盖起来再说。

  “你们过来了?咦,你弟弟呢?”李龙把阿布来提让进来,往后看了看没其他人,便问道。

  “他在旅社里等着,”阿布来提解释着说,“我们等着的运输卡车没有过来,我们怕你这边等不及,他就在那里等着,我先过来说一下。”

  既然对方要收割机,李龙便把盖了一半的塑料布给揭起来,说道:

  “昨天该讲的我都讲了。这样吧,我把我们供销社的电话留下来,你们也留个能打电话的地方,比如你们的村子之类的。这样到时有什么问题你也可以打电话给我。”

  “好好好!”阿布来提大喜过望,“太好了。我……我们的村子……”

  他从带着的黑色人造革皮包里取出纸笔,甩了甩后想要写地址,着急写不出来,倒是李龙去从屋子里找了个油笔,把自己这边供销社的具体地址写出来了。

  这时候打电话大都是转接,想要找到人,需要转好几道。

  还不一定能接通。

  李龙把人让到屋子里,两个人开始聊起了彼此的经历。

  阿布来提祖上原来也是牧民,几十年前才开始跟着汉民种地,麦子稻子都种,玉米也有。

  那边的农业机械化比这边还要差一些,人工更多一些。

  伊犁河谷能种的地块也不少,水利设施也相对健全,因此人均的地并不少,只是机械化不够普及,人工就比较累。

  所以兄弟两个才会想着用机械。在看到报纸上说李龙用收割机致富,并用收割机帮着牧民打草的新闻后,其实早就想过来了。

  但那边农活也挺忙的,他们在农闲的时候还要帮着收农户剩下的多余的粮食,赚一些中介费用。

  在深秋的时候他们还用拖拉机收一些苹果去市里出售,也是赚个差价。不做这样的活,他们也买不起拖拉机。

  各种活都在忙,所以一直拖到了冬天。

  “我们确定了买这台收割机。回去后,先熟悉,然后等到麦季,可以收割麦子,后面还能收割稻子。”

  阿布来提已经设想好了。明年大干一场,如果真像李龙说的这么好的话,明年挣的钱可以再买一台拖拉机了。

  李龙这边也是在打听着他们那边的情况,印证着自己上一世的那些记忆。

  对比起来,发现那边的机械化发展的确是比这边慢一些。

  但并不是慢一两代那种,只是普及率不及这边。

  毕竟一个果子沟就限制了许多物资的进出。

  像现在,要运一台收割机回去,还需要等运输卡车过来。如果运输卡车出了问题,那就等吧。

  阿布来提从黑色的提包里取出几沓钱来,一沓沓摆在桌子上。

  李龙一沓沓数完,确定是五百五十块钱,然后便拿了纸笔,给阿布来提写了个收条。

  又等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十二点半的时候,敲门声响了起来,李龙和阿布来提出来开门,发现是阿布都赛买提坐着卡车过来的。

  卡车是半旧的东风,开卡车的也是个民族人,李龙甚至能闻到对方飘散出来的酒气。

  他现在明白为什么这个人来迟了。

  “好了,先往上装吧,装上后咱们尽快走,争取中午赶到奎屯吃午饭。”驾驶员把卡车开进院子,立刻就指挥着,“别浪费时间了,快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