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章 刀子原来很受欢迎(第2页)

    “都是开刃的吗?”

    “都开了都开了……你要几把?”

    “多少钱一把?我要的多。”

    “五块钱嘛。你要十把以上,四块五。”

    “我要二十把呢?”李龙心想既然买的话,那就多买一些。孙家强和那个采药的女人都喜欢,那说明大部分采药人应该都会有买这个的打算,方便生活不说,至少有个防身的东西。

    “二十把?”那个民族兄弟吓了一跳,随即是惊喜:“二十把的话,四块钱!不能再低了,再低就赔了!”

    “行,那拿吧。”李龙也不是很仔细的挑,这时候的东西质量基本上还是过关的,至于钢多钢少,他也看不出来,只有用才能知道。

    他试主要也是要试一下刀子和刀鞘合适不合适。

    这些刀子的把子是用铜、彩色塑料块装饰的,很漂亮,刀身十几厘米长,虽然不大,但防身和生活使用是够了。

    卖刀子的小伙子高兴坏了。平时一天能卖掉十把刀子就已经非常不错了,今天竟然一单生意就卖掉二十把,他贴心的给李龙拿了一个布包装这些短刀,李龙接过包的一句话更是让他欣喜若狂,好久心情都没平静下来。

    “等我进山,如果这刀子用得好,后面还到你这里来买!”

    买了刀子之后,李龙便又去了运输队。他得把晚上拉抬把子的事情敲定。

    马春雷马队长在,对于经常来找他的李龙自然是非常欢迎,听说晚上要用车,马队长满口答应,价钱也没变化。

    李龙要求他们把汽车在下班后开到清水河村,这边自然也是没意见,驾驶员都是熟了的,眼下又是夏天,方便得很。

    从运输队出来,李龙去百货大楼补了货,然后就开着往山里而去。

    这次他直接去的木屋,打算让孙家强先感受一下属于自己的短刀的喜悦。

    吉普车开到木屋的时候,孙家强刚和一个挖药人完成了这一次的交易。他的脸上带着笑——实在没法不笑,这个挖药人这回足足带来十一公斤的贝母,这在他的交易史上是罕见的。

    说明山里的贝母已经大量出现,当然也说明他的好运气就要来了。

    看到李龙提着布袋下车,孙家强笑着和他打招呼:

    “龙哥,这回带什么东西过来了?”

    孙家强今年还是头回叫龙哥,让李龙也愣了一下,他笑着说:

    “你不是要刀子吗?我把刀子带过来了。”

    那个换药材的人还没走,他也想看看李龙这回带什么东西过来了。

    看到李龙说带的刀子,这人也有些好奇。

    李龙走到孙家强跟前,从布兜里掏出一把短刀递过去:

    “看看,行不行。”孙家强把刀子抽出来比划了一下,正想说行的时候,李龙又掏出一把递给他,“那把不行的话看看这把,样式不太一样,其实刀子都差不多……”

    接连换了三把,孙家强都喜欢的不行。

    “能不能给我一把?”旁边的采药人突然插了一句,“这些挂面和这双鞋子我先不要了。我换一把刀子……这刀子值多少?”

    “两公斤贝母。”李龙说道。

    “行,差不多。”那个人立刻把换好的胶鞋和一些挂面放下。

    李龙给他拿出四把刀子来挑,这人随便挑了一把,抽出来看了看,又比划了一下之后,开心的离开了。

    李龙和孙家强一起把吉普车里的东西搬下来放进小房间后,孙家强便开始淘洗那些贝母。

    他选择的那把短刀就放在边上,时不时的拿出来比划两下,显然是很兴奋的。

    这让李龙想起来四小队的小孩子们。

    李强他们也是非常喜欢刀子的。不过家里能用的刀子,或者说能让小孩子摸到的刀子,除了削铅笔的小刀外,就是那种黑色的夹把刀子,可以折叠把刀刃收起来的。

    谁要有一把眼下孙家强手里的这种刀子,绝对是被大家羡慕的对象。

    在这个没有钱买玩具、市面上也没有那么多玩具的年代,一把合用的小刀对于孩子就非常的重要。

    削泥版做枪,削木头做弹弓,削树枝子做弓箭等等都需要刀,甚至有的游戏叫“戳心”,本身就是用刀子玩的。

    两个孩子相对而坐,在一块相对湿润的地上划一个竖着像眼睛的两头尖的图案,就像两个括号对在了一起。

    两个尖角那里用小弧线圈起来,作为两个孩子的大本营,然后在这个图案的中间横切一刀,作为界限。

    两个孩子石头剪布猜先,先来的人拿着小刀就要在地上,那个括号里扎一刀,刀要不能倒,还要在自己的区域里,这样交互着往对方的大本营前进,谁先到谁赢。

    那时候如果能掏出这么一把刀子,哪怕最后输了,其实都是算是大赢家了。

    接下来的事实证明李龙的猜测是正确的。

    每个过来用贝母换物资的人,都会忍不住换一把刀子。

    两公斤贝母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多,但一把刀子对于他们在野外生存真的就非常有必要,无论是生活,还是应对可能的危险,一把刀子和一根棍子都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