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喜欢和厚道人做生意(第2页)
“杜厂长,我给你分析一下啊,我觉得你们搞的定位可能有点偏。
眼下虽然各家各户也有种苞米的,但说实话苞米已经不是主流粮食作物了。自己家有地,谁不想多种点细粮呢?”
杜厂长点点头,但显然就这个原因说服不了他。
“这苞米肯定还要种,毕竟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养鸡,许多人家养猪,苞米是做饲料非常好的。但是,这些东西做饲料,它不像大米白面,用的不是那么急啊。
眼下大家都缺钱,苞米弄回来后,连棒子装口袋往闲房子一放,冬天没事的时候,拖一口袋进屋,一家人一边看电视一边搓苞米棒子,这就是冬天干的活。
其他季节如果急用苞米了,那弄半袋子绑上口放地上,拿棒子敲碎,然后揉揉搓搓,把芯子捡了挑出去,那苞米拉去就能加工。这玩意儿不像面粉每天吃,不急用,那搓苞米棒子的机器,就不是刚需。”
“啥叫刚需?”杜厂长对李龙嘴里突然蹦出来的新词有点不解。
“就是说,必须要有的。刚性需求。”李龙知道自己说秃噜嘴了,急忙解释,“大概就是那个意思。
比如这割麦子的机子就刚需,因为种麦子的多,地块大,大家还要抢那个时间收获,错过时间麦子可能就倒伏、发霉发芽。但玉米不一样,有些地方的苞米不割就在杆子上,能放到初冬……”
杜厂长有点明白了。
“还是那句话,眼下大家缺钱,如果不是很急的活,能自己干就自己干了,力气不值钱啊。你那两铧犁是一样道理,这玩意儿只能翻菜地。
家家户户种的菜地都是农闲的时候干的,农闲的时候就那亩把地,夫妇两口子一两天就干完了,哪用得着拖拉机来犁,而且那拖拉机也不好进菜园子去啊。”
就冲着杜厂长诚信的态度,李龙其实也想着是不是以后就把自己预想的几种农业辅助机械就交给他们做了。
但这还是太远了,自己那边出售是不好拉啊。况且这是国营厂子,杜厂长在的时候还好说,杜厂长干得好调走了,那关系一断,吃亏的还是自己。
先想想吧。
杜厂长也能听得出来,李龙对于农业机械这方面了解掌握的太透,他忍不住说道:
“李龙同志,你说的很好。这说来说去,还是我们这些搞农机的,没有深入到群众中去,对群众真正需要的农机不了解不掌握,没有做到心中有数。
你看看,我们厂子聘你当技术顾问怎么样?就跟这个收割机一样,也不需要你搞太多的东西,有什么好想法给我们说一说,一起研究生产好的农业机械,对广大农民有好处,咱们厂子也能发展起来。”
嘿,这杜厂长还是个有眼光的。
李龙笑笑说道:
“当技术顾问——太远了。就现在这样挺好——我想到了会找你,你们生产的我也放心,当然你的诚信我也放心。不过眼下还没啥比较成熟的想法,等有了就给你们说。”
杜厂长看李龙没应下来,也没多失望。先把眼前的事情办好再说。
李龙预想的那种打药机以后肯定是要风行二十年的,但至少在经济作物棉花没有普及的时候,这个销量肯定不会比收割机强。
所以暂时他并没打算说出来。
还有时间,还有思考和给他发展的空间。
至于其他机械,李龙觉得发展最广泛以后销量最好的,应该就是电动三轮车了。
可惜那玩意儿需要特定的技术,电机、电池什么的,北疆这边都没啥优势,甚至可以说没啥技术,所以暂时就不想了。
后面慢慢来。
有些肉吃着了就吃着了,没吃着也不可惜。从现在到四十年后,机会太多了,也不可能都能抓在手里。
先好好生活吧。
这边开票签字交钱,等李龙和杜厂长两个一起从办公楼这边出来,那边两辆汽车上已经装的差不多了。
李龙和杜厂长握了握手,就准备上车离开。
“不吃饭了吗?”杜厂长看太阳刚落,天还早。
“不了不了,回去还得一个多小时两个小时,还要卸车,下次吧。”李龙笑笑,“咱们合作机会多着呢。”
“对对对。”杜厂长也笑着回应着。
这一次的收割机让奎屯农机厂的效益涨了不少,受到了不少的表扬,这也让杜厂长觉得李龙这个小伙子头脑确实不一般。
厂子里做的这些小型农业机械,做之前要找他咨询一下就好了。
当然也就是现在产品滞销,真要是生产之前问李龙,李龙如果说不行的话,那他也不见得相信。
其实那种苞米脱粒的机子,再过几年还是能有点起色的,不过也就是昙花一现,因为紧接着能收割玉米的康麦因出来,也就没这个脱粒机啥事了。
李龙带着两辆汽车往回赶。原本路上他还想着请两个驾驶员吃顿饭,驾驶员却给拒绝了,说还是赶紧回去的比较好。
李龙也没问缘由,他猜测可能是马队长有要求,让尽早赶回去,免得万一有紧急任务赶不回来就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