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最怕月子期间出问题(第2页)

    李龙需要谢运东、梁大成他们心理上有个转变。陶大强跟着自己卖鱼,这方面已经有意识了,但谢运东、梁大成这方面还需要有一个转变的过程。

    话说到这份上,李龙也没打算再多说。

    他们又聊了一会儿,几个女人从屋里出来,这时候杨大姐已经把红蛋煮好,每个人带了一份。

    这是看月娃子的回礼,也不需要推辞。

    李龙是想着让他们吃过饭再走的,但这些人都不留。知道人家坐月子,本身事情就多,留着吃饭,那就是在给人找麻烦了。

    人走后,杨大姐帮着顾晓霞整理着那些拿过来的小衣服、鞋子,笑着点评着:

    “这些东西做的真尽心,看这针角多密!这布料也好,厚实,好用。这尿布……嘿,这回是真够用了……”

    陶大强他们是上午过来的,中午吃过饭,杨大姐帮着顾晓霞把两个孩子喂完,下午准备洗尿片子的时候,又来了一帮人。

    这回是陆大嫂等人,赶着马车过来的。

    和上午以年轻媳妇的主力不同,下午是以老婶子为主。

    这些老婶子本家大都是和李建国他们关系不错,就算不是同一批人也都是在村里时间不短,算是看着李龙、顾晓霞长大的。

    虽然是长辈,但这两年四小队家家户户都受着李龙的好处,这些人就算有些人酸着,但心里还是念着人家的好。

    原本这些人是想着等顾晓霞回队里坐月子再来看,但上午杨苹苹邓桂兰她们到县里看了之后,就在队里传开了——顾晓霞没有打算回队里坐月子,李家婆婆大嫂也不用去,人家那边有专人照顾。

    那队里这些已经准备了礼物的人,就商量一下,找了两辆马车拉着就过来了。

    反正到县里,马车拉着也就一两个小时的路程,就当上街了,顺便还能买点东西。

    这些人在李龙的大院子呆的时间不长,老婶子们主要是进屋子里看了看顾晓霞和月娃子,顺便传授了一下自己坐月子的经验。

    无论这些经验是否过时,顾晓霞都能听得出来她们的一片好意。

    毕竟坐月子对于女人来说真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稍有不慎,真的会落下一辈子的病根。

    并不会像有些人说坐不坐无关紧要。

    这些老婶子们呆的时间不长。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她们还要去街上买点家用的东西。

    所以下午相对就好一些。

    杨大姐按李龙的说法,在屋子外面台阶上喷点酒精,消毒。

    原本以为这下子就差不多了,没想到第二天上午下午又来了两批人。

    也都是四小队的,第三天梁月梅的母亲陈秀珠和妹妹梁星梅也过来了。

    杨大姐一边暗自感叹这看月娃子的人真多,一边煮着鸡蛋。

    好在提鸡蛋过来的人多,提来的也都是熟蛋,只需要抹红煮上就好。

    顾晓霞这两天也算是长见识了,从不同人嘴里听到了形形色色不同的坐月子经验,有些还相反着。

    不过有些是一样的,不能洗澡不能洗头,不能吃带盐味的东西,等等。

    李龙还给加了一句不能吃容易过敏的食物,当然像虾这种东西就是想吃也不容易吃到。

    李龙每天都要和孩子交流一下,虽然这俩孩子根本不懂他们的父亲在说啥,李龙也知道他们听不懂,但他就是想说。

    头回真正当父亲,李龙的新奇感一直很强,而且他真的有点慌。

    上一世刷多了短视频,知道父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说实话,他还真有点儿没底。

    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胜任。

    其他的事情,李龙从来没有过没信心的时候。无非赚钱,生活,让自己家人过得很好。

    但当父亲这种事情,真就没办法照搬老套路。毕竟面对的是两个如白纸一样的新生命。

    所以顾晓霞在月子里最大的乐趣除了看电视,就是看着李龙花样百出的和两个吃了睡睡了吃的孩子进行交流。

    就是挺好玩的感觉。

    这中间还时不时的会有人过来买收割机,原本生孩子之前留下来的二十台收割机,在顾晓霞出月子之前,就卖光了。

    李龙一时半会儿也没打算再去拉。麦季到了,他甚至在顾晓霞出月子之前都没打算去割麦——乡里这一片他和其他人说好的自己割,眼下就打算交给大哥了。

    今年光卖收割机收入就已经快一万了,他打算那么累的活,就交给别人吧。自己干点赚中介费的钱就行了。

    毕竟累死累活,这一季开拖拉机收割麦子,最多也就挣个四五千块钱。

    这些钱,卖二十台收割机就赚回来了。

    不过有件事情是他必须完成的。就是八月份哈里木他们会回来到冬牧场打草,到时李龙会开着拖拉机进山去帮着收割。

    李龙打算到时候把哈里木他们谁教会使用收割机,自己把拖拉机和收割机交给他们就行了。

    毕竟自家孩子还小,那时候也就两个月大点儿,虽然顾晓霞这时候还没上班,但李龙也想着能在家里照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