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转移方向(第2页)

 齐国志面色冷峻,像思考着一道无解的数学题。的确,这道题似乎真的无解。 

 之前也袭击过马家桥,并把村内百万斤粮食,在四个小时内搬空。但那是蒙山支队百里奔袭,运走粮食,独立大队只是配合。而且,粮食直接向东,连夜运往蒙山,没有封锁线。 

 现在粮食要绕过封锁线,就要面临敌人的围追堵截,而一百五十万斤粮食,就好比让战士们没人负重两百斤,再和至少四倍以上的敌人缠斗,根本无法打赢。 

 如果是齐国志做决定,就会放弃突袭马家桥,改为寻机伏击运粮队。但同样风险高,春藤举既然想到,防备独立营突袭马家桥,也会想到半路伏击,也会有所防备。 

 而且,半路伏击将会在白天,对独立营更加不利。 

 怎么办?齐国志抬头看着栓子。 

 齐国志已充分了解栓子和独立营,别看他们有时胆大超过天,有时也显得莽撞,不惜和鬼子拼命到底,但栓子心里有数。也就是该和鬼子短兵相接的时候,绝不含糊,但更多的,还是以谋取胜。 

 这次,齐国志也想看看,栓子到底如何破解这道难题。 

 栓子点燃第三根烟,仍没说话。栓子不说话,赵鹏举、赵大富等人也不吭声。其实,他们和齐国志一样,都在等栓子拿主意。 

 又过了一会,唯有老冯叹息一声,说:“这事有点难办。” 

 老冯是谦虚,说有点难,其实是在劝栓子放弃。 

 栓子也似乎从谏如流,深深吸了一口烟,又大口吐出来,扔了烟蒂,说:“暂时放弃打马家桥。” 

 “啊?”赵鹏举和赵大富几乎异口同声,惊讶一声,又抬头,目光齐齐地看着栓子。 

 栓子说:“如果打马家桥,即便把粮食抢运进山,损失也肯定大,咱不能用战士和老百姓的命,去换粮食。” 

 齐国志赞许地点头:“说的对,我赞同。” 

 赵鹏举心有不甘,低声说:“可那是一百五十万斤麦子,够咱们独立营吃上一年。” 

 “我是说先暂时放弃。”栓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