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预备役参战

西远安全区城区内部,尤其是交战区域之内,大部分居民都躲在了设施完善的避难所当中,拖家带口的,没有其他地方可去,留在家里又怕被战争波及到,这紧急避难所,就成了 他们最好的避风港。

自从大战之后,针对紧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华邦是非常看重的,要求每个城市安全区内,每条街道管理处都要下辖这么一个场所,应急储备物资半年一检查,发现有什么过期临期的物资,都要进行更换,确保食物水源和生活基本物资充足。

西远安全区刚刚成立不久,比元城稍早,里面的物资倒是还算齐全,但是成千上万的民众涌入,很快各个街道地下避难所几乎都是人满为患的局面,物资正在飞速消耗。

至多不超过十天的时间,物资就要见底了。

原本建设这个避难所就是困难重重,而且在这聚集的人群远远超出避难所的理论容纳人数上限,如果不是甘源安全区援助的物资已经在路上,这里恐怕早就人心惶惶了。

避难所这边负责守卫的,是武备区编外人员,也就是预备役,每条街道合共两百名记录在案的预备役士兵,他们隶属于武备区,也常年接受训练,平常有自己的工作,一到了这种紧急时刻,就出来担任守卫避难所的职责,大多数都是退伍转业人员,或者年轻力壮的小伙子。

距离大桥最近的街道避难所,是桥北街道3号避难所,地下有近万名民众在避难所里,然而征集回来的预备役,也就一百二十人左右。

每个避难所预备役士兵分成大队和小队,大队长分正负两人,小队长有二十个,管十个人,大队长杨清泉一遍又一遍清点了人数,脸色相当难看。

“他妈的,我不是五天之前就让你们集合手底下的人吗?咋还有七十多人没消息?平常领着预备役的工资,一到出事儿的时候就他妈找不到人了是吧?对得起最高政的这份钱吗?”

一个小队长脸上挂着无奈:

“有些人可能是怕江系搞针对,万一查出来之前当过兵,或者是预备役成员,要被清算,所以就先跑了……大队长,咱们的情况算不错的了,有些街道预备役连一百人都没凑齐……”

大队长挥手就要打,直接被二把手拦住:

“诶诶诶,算了算了,眼下有这些人在就够了,以后有机会慢慢找人清算不就得了……”

“他妈的……桥上干的这么激烈,听得我心颤,咱们得想个办法,帮个忙去!”

大队长站在避难所的观察哨上,扫试了一下,街道上张天恒等人正在和江系守军交火,听到这句话,副队长直接下出了一身冷汗:

“妈的……你疯了?那守军正规军都他妈打不过江系队伍,外面不过也就是七八个人,我看那就是冲着送死去的,就咱们这点战斗力,上去不是送菜吗?”

杨清泉一脸不耐烦地说道:

“人家七八个人就敢上,咱们差在哪儿了?都是他妈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守军不是咱们的同袍吗?为啥到现在预备役一个也没敢上?真他妈的丢人,江沈都是狗日的叛军,狼子野心,好日子刚刚过他妈没几天,这群狗篮子就眼红想夺权,这会儿眼瞅着能把叛军打跑了,我再不有点动作,对不起身上这件衣服,还有每个月最高政给的补助!”

副队长拉住杨清泉,仍旧不打算放弃劝说:

“是,你他妈的是想去精忠报国,身后这些兄弟呢?预备役一个月多少钱?最高最高也就是你这个级别,一百块钱出头!咱们这些兄弟,最少一个月也就他妈五十块钱,在这个年头够他妈干点啥的?五十块钱就要出生入死,凭啥啊?”

杨清泉摆了摆手,沉声说道:

“有些东西,不是他妈钱能衡量的,我跟你说不明白,也不打算和你解释,你起来,我就问一句!”

话音落,杨清泉转头喊了一嗓子:

“预备役,上过战场的,或者当过三年以上的兵,到我这里集合!”

陆陆续续聚集了八十多号人,站在了杨清泉身前列队,旋即后者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我是个粗人,没读过几天书,不会说啥好听的话,我打算去帮帮正在打大桥的兄弟部队,这趟活就是奔着送死去的,抚恤金有没有都两说,因为咱们都是预备役,但是咱们更是西远人,最高政的人没忘了我们,用十年的时间在这儿建起了一座城,让我们有个避风港,现在有人要抢走, 守军都他妈打残了,预备役一个没上,老子心里不爽!愿意跟我去的兄弟,上前一步,不愿意去的,我不强求!”

避难所内,落针可闻,众人面面相觑,没有人给出正面回答,就在这时,一个胡子拉碴的中年人,背着已经被正规部队换下的95,上前一步。

“我去!”

中年人的儿子,就是守军中的一名士兵,前天刚刚牺牲在了战场上,是卫东手下的兵。

中年丧子,他恨透了江系。

有一个带头的,就有第二个,这些人基本都是当过兵的,有浑浑噩噩混了几年,不太如意,复员之后,想回来挂个预备役的名头拿点补助的,也有因伤退伍,尚还有报国壮志的,八十多人里面,有五十多人站了出来!

剩下的人,多数都是心灰意冷,只求一个活着,再就是有家有业,还不能随随便便撇下担子的。

杨清泉对着这些人敬了个礼,沉声说道:

“去或者不去,我老杨都敬重你们,你们都站在这儿了,就算没给西远丢脸,没有愧对华邦,没有愧对最高政,我尽全力带你们活着回来,但谁都说不准,三分钟时间,写下最后的交代,写清楚你们的名字和籍贯,交给副队长,然后出发!”

众人纷纷敬了个礼,避难所前方全都是纸笔摩擦的声音,十多分钟后,副队长攥着厚厚的一沓子纸条,长叹了一声。

傻是真傻,但就是能让他们这些没去的人,心中有愧!

人都知道大厦将倾,匹夫有责,但知难行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