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小事开大会,大事开小会(第2页)

 “二是因为担心樊城夯土墙抗轰击难以轻易摧毁,而今不一样了,大水一泡,城墙多有损坏,我们朝着损坏之处轰击,不出三五日,便能毁之。”

 那人恍然大悟,向刘禅拱手称谨受教。

 众将窃窃私语,多有赞同之声,随后关羽拍板道:

 “好,那就立刻修筑襄阳炮,毁了这樊城!”

 确定大略方针之后,众将分领任务告退。

 而刘禅以及几名核心将领则是继续留下,还有要事要讲。

 小事开大会,大事开小会,重要的事情不开会,几个领导一通气就能敲定。

 首先是赵累拿着一本账目汇报道:“俘虏人数已经统计出来了,共两万九千七百人。”

 这种活原本应该是廖化来做的,但是廖化被刘禅扣下做了公安留守,于是赵累便兼任了他的工作。

 “我军粮草依靠后方运输,虽水运远胜陆运,但路上损耗也不可忽视。”

 “这群俘虏绝对不能在前线,这样压力太大了。某建议,将他们运回江陵安置。”

 闻言,关羽也有些意动,他想将这三万人纳为己用,可现在来说这些人却是累赘。

 刘禅抬头看了一眼赵累,好家伙,历史线收缩是吧。

 运回江陵确实大有好处,除了省粮食外还有其他的重要考量。

 首先是关羽将江陵修得很大,而且是吕字双城,足以安置这么多人。

 其次,这些都是精壮劳动力,若是化为己用则大有裨益。

 只是,有一件事他没考虑到。

 那就是,南郡也没有余粮啊。

 刘禅知道尤其是被自己折腾一番后,前线的粮食是足了,可后方却是比原历史上更加匮乏。

 他不相信经过自己的洗礼江陵还会出现不战而降之事。

 但万一撑不到秋收,后方闹出饥荒可就刺激了。

 “赵将军。”

 闻言,赵累立刻向着刘禅一拱手:“殿下有何见教?”

 “称不上见教,只是想问,赵将军可知荆南三郡还有多少粮食?”

 “这,”赵累一时语塞。

 董允、费祎等人替刘禅统筹后方无有疏漏,前线供给足额,让他下意识以为后方物资充沛。

 被刘禅这样一问,赵累便也意识到,这一仗打下来,荆州已经被掏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