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选陇右而非关中(第2页)

 走陈仓道就是打长安,然后以长安为据点,在关中大平原上与曹魏的数万步骑展开大军团决战。

 长安旧都是季汉的精神家乡,曹魏肯定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这里也是他们严防死守的命门。

 一旦打这里双方必然是全力以赴的拼出胜负。

 这个战略极其冒险,关中大平原是当年秦朝的根基,是第一大粮仓。

 尽管现在那里人烟稀少、田地荒芜,但那里依旧是平原。

 大平原之争,谁块头更大,谁就能铺开更多的兵力,形成以多打少的兵力优势。

 显然,这方面季汉这边不占优势。

 除非大军的统帅临阵指挥能力很强,面对更多数量的敌军依然能够指挥若定、野战而胜之,否则这就是在冒险。

 老刘吃不准,诸葛亮是坚决不同意冒险,因此这个方略被否了。

 不如采取稳妥的战略出祁山道,先拿下雍凉占据地利,然后逐步蚕食关中。

 陇山的存在让陇右地区对关中的战略优势非常明显。

 关中平原和陇右高原海拔相差一千多米。

 陇山东边陡峭,西边平缓,占据此地后敌人若从东边来打,就必须是仰攻。

 这至少是两三成战斗力的折损,而且后勤粮草运输难度也非常大,算是小号版的秦岭。

 两百年前,割据凉州的西北枭雄隗嚣,就是借助这地利,与开了挂般一统天下的刘秀整整耗了五年。

 只要能打下来,守住肯定是没问题的。

 相反,从这里打关中,就能气势汹汹居高临下的压下来。

 后勤运输也多走下坡,河流也都是从上游向下,难度低得多。

 更重要的是,打陇右成功率高达九成八。

 曹魏如今严防死守季汉君臣的精神家乡关中,但却对雍凉地区疏于防范。

 曹魏在关中以西的行政区域和军区设置都很神经病。

 以陇山为界,曹魏在西边无重兵驻守,所有的布防都在关中。

 行政区域上则是将凉州刺史部东边的一半割出来,与司隶校尉部的三辅一起并入雍州。

 或许是想借此营造各地人民大团结的形象。

 但凉州地区根本不买账,该叛乱还是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