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伯约归禅(第2页)

 如今他们这些人马在野外赶了好几天路,人困马乏。

 被魏国那边认定为贼,上邽入不得,冀县也进不去,普通士兵的士气已经跌到冰点。

 而郡吏们的家眷也都在冀县城内,如今除了投降汉军,其他路都是死路。

 更不必说梁绪、尹赏等本就是投降派,于是轻易便裹挟了包括姜维在内的众人去拜见刘禅。

 要问姜维是否忠诚于魏国,只能说没有什么归属感。

 他中郎的官职,是父亲战死沙场换来的,并不是曹魏的恩典。

 因此他并不觉得自己亏欠曹丕。

 他的思维跟其他豪强差不多,优先以本家利益为主。

 但也有地方与梁绪这些只顾自家利益的墙头草不同。

 由于他年轻气盛,有着一颗建功立业的进取心,所以,在保障本家利益的基础上,他是非常愿意报效朝廷的。

 当一众人脱下魏军服饰,卸掉身上兵器,步入汉军营寨的时候。

 姜维第一印象是,这支军队军容严整,是个强军。

 虽然是个临时营地,但也修建的认认真真、十分规范。

 队伍中不乏一些蛮夷士兵,但却没有丝毫混乱。

 从安营扎寨的井然有序中就可以看出来,诸将非常精通如何练兵。

 而且军营布置非常符合兵法,各岗哨互相照应,防火措施也很完善。

 尤其是卫生,姜维从未见过如此讲卫生的军队。

 一些营帐还未搭建起来,公厕已经修建完毕。

 而且公厕外还撒了一圈石灰用来防污。

 姜维见过胡人部队,熟悉地方军,也知晓魏军中军,觉得都不如这支汉军奇异。

 姜维少年丧父,与母亲居住。

 虽然他对军事天生就比较敏感,但是没有这方面的名师对他进行专业的指导,从未系统性学习过兵法。

 史称好郑氏学,是否真喜欢不清楚,但姜家要保持衣冠士家,便需要他治这儒家经典。

 平时身边只有拉胯的地方民兵,他并没有太过在意。

 现在看到真正的强军后,他的心底莫名出现一丝悸动。

 他对身为这支部队统帅的皇太子刘禅也产生了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