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技术傍身,不想读书(第2页)

 之后可以在农闲的时候,大家可以上山去采集草药。

 也可以贴补家用的。

 你们这样对人家,人家到时候还能把手艺教给你们?”

 这个时候的人学手艺,那可是要当学徒的。

 当学徒也是有规矩的。

 三年学徒,五年半足,七年才能出师。

 出师后,还要把师傅当父亲看。

 一年三节,要常往师傅家里走。

 挑水劈柴,都是基本的。

 秦晚晚这教大家辨认药材,采集和炮制,显然是一下子把大家都教会了。

 也没打算要收学徒费。

 什么三年不拿钱,全部给师傅那都是没有的。

 荷花婶也是一愣,她也没想到这一茬。

 想到等大家都学会了,上山采药,到时候都有收入。

 就自己被大家排挤。

 心里那个着急的。

 可越着急,就越出昏招。

 荷花婶冷哼一句说道:“那有什么?山上的草药这么好采?她秦晚晚也没有采集多少,一年能赚多少钱?”

 她虽然话是这么说,可心里却很酸。

 大家心里都会算账,当然知道不能应和荷花婶了。

 没好处的时候,可以组团,或者就默认的应和几句。

 有好处的时候,谁会和好处过不去?

 说是没有多少,那不是人家秦晚晚来的时间不长么?

 加上最近又是结婚,还给看病。

 要不然,也不会少。

 村长严肃的看着荷花婶,嘲讽的笑道:“没多少?炮制好的药材,分四等。最少的一毛五,最好的三毛三一斤。你觉得没多少?”

 啊?

 一斤草药,可以卖三毛三?

 就算是炮制好,要晒干,那也不老少了。

 两三斤总能晒出一斤干的来。

 他们不会觉得自己做的不如人家,都觉得自己能炮制出最好的一等。

 这样一来,一天弄个三斤左右的干药材,就有差不多一块钱了。

 这可不少了。

 不仅不少,还很多。

 这钱,就好像是天上掉下来的。

 这一下,就更没有人去应和荷花婶了。

 荷花婶这会儿,也是肠子都悔干净了。

 心里不知道咒骂了张敏敏多少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