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老九独特的想法(第2页)

 “父皇问吧,儿臣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朕很好奇,你是如何治理好蛮州的?”

 司马阳想,老皇帝除了继续试探自己的真实身份,再者就是要考察自己的能力了。

 “父皇,儿臣治理蛮州,只遵循八个字,打破常规、因地制宜。”

 “奥,打破常规,因地制宜,这话怎么讲?”文皇帝捋着胡子,问道。

 “因地制宜,就是根据蛮州的现状,找到一条适合蛮州发展的道路来。新国以农为本,但蛮州地贫,多是荒滩戈壁,发展农业根本不现实。

 蛮州靠近北凉,属于边境,儿臣就想到了发展边境贸易。于是,儿臣督促老百姓经商,摆脱贫困饥饿的状态,走出了一条富裕之路来。”

 文皇帝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蛮州人地贫经商,最终实现大治,是治理落后城镇的很好典范,但是朕想不明白,你又是如何将蛮州的商业发展壮大的?”

 “父皇,其中原因很简单,商业方面,儿臣在蛮州也打破常规了。”

 “如何打破常规了?”

 “最直接的就是,将蛮州的商业进行了整合。”

 “说说你的整合。”文皇帝说。

 见文皇帝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司马阳暗道了句,这老皇帝对新鲜事物很感兴趣啊!

 见旁边的桌子上放着精美的铜镜,司马阳道:“儿臣就以这铜镜为例吧,以往铜镜的制作都以家庭小作坊为主,一年也造不出多少铜镜来,造的慢的原因,那就是因为没有对它的制造工艺进行整合。

 铜镜的制造工艺,有原料准备、制作铜镜的模具、制范、浇铸、打磨和抛光、镀银和装饰等,为了整合工艺,提高效益,儿臣打破了家庭小作坊生产模式,二十将几十家铜镜制造小作坊进行了整合。

 于是,儿臣在蛮州设立了工坊,工匠们都在一起劳作,每个工序都有专门工匠负责,而且只负责这一块,这样组合在一起,生产的效率大大的提高。

 等成品以后,还有专门的推销人员。这些人不参与生产,专门卖铜镜,以推销额提成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