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4章 是小镇做题家(35)(第2页)

那些要钱的乡镇:这笔钱给他们,修不修马路是他们的事,反正顾家村有这笔补助款,他们也要有就行了。

反正就很难缠很难搞。

说到底都是一个穷字闹的,要是有钱,给每个乡镇都安排上,哪有这么多事儿?

“顾支书,要通自来水,现阶段就只能你们自己村里想办法,要是上面真的下了相关补贴政策,我再通知你行不行?”

见顾陌垂头丧气要走,工作人员突然又提议,“其实顾支书,很多问题解决起来都很简单的,你现在在网上人气那么高,有问题号召网友捐个款,很容易的……”

顾陌皱眉,“但凡有点事就去找找别人施舍,这不是脱贫攻坚,这是在乞讨。”

顾陌皱眉,“但凡有点事就去找找别人施舍,这不是脱贫攻坚,这是在乞讨。”

“你不能为了你个人的志气问题,就放着这么好的机会不利用吧?在贫穷面前,骨气和志气算什么?只要能帮助乡亲们发展起来,任何方法都可以尝试。”

顾陌解释,“我不是为了个人的骨气,我是认为,人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就不应该摊开手朝别人要,我也不希望我带给他们的脱贫方式,是通过习惯接受别人的施舍。”

有困难找政府是应该的,找网友帮忙,凭什么?

人自己稍微努力一点就能做到的事,为什么非要事事依赖别人的帮助呢。

贫穷很可怕,可是依赖于别人的施舍只会让贫穷加剧。

而且,一次又一次的乞求别人的帮助,公众的仁慈和善良很快就会被消耗殆尽,等到他们真正需要帮助,或者说那些真正应该需要帮助的人寻求帮助的人,他们将无法得到公众的同情和怜悯。

所以在贫穷的时候,保持适当的骨气,也是很重要的。

工作人员见顾陌坚持,就没有再说什么。

其实顾陌在网上火了之后,政府是很想把顾陌这个招牌利用起来,促进整个县里发展的。

但是吧,政府没有相关经验,也找不到方向,就怕到时候不仅没能利用好顾陌这块招牌,还反而消耗了顾陌的人气,连顾家村都发展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