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2003长卿还成都

第二百五十四章 非奸即盗(第2页)

 有些985、211大学的毕业出口,甚至不如一些双非。

 但奈何的是,填报志愿的时候,能自己做主的学生少之又少,大多数都是在家长的‘建议’下进行的志愿填报。

 而家长……

 坦率的说,因为视野的局限,绝大部分家长所了解到的信息是一叶障目的。

 也许其本人从事的行业他能了解到一个相对较新的信息,但其他行业的信息,他能了解的,其信息差能在5年之内,都算这个家长厉害了。

 他们总是凭借着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的印象,以及周围人的吐槽、所谓‘明白人’、‘破壁者’、‘配享太庙’或者社交工具上那些不如意者的傻子共鸣,将自己的孩子给亲手推进火坑。

 哪挤往哪送。

 甚至不少家长自己都是内卷的失败者,自己躺平了还寄重望于孩子能卷成功。

 一所好大学的标志是什么?

 在谢和平看来,就是里面即使是冷门的专业,都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扯其他的淡,没用。

 民以食为天。

 而当今华国最炙手可热的企业,便是炎黄集团。

 与凤凰同飞,必是俊鸟;与虎狼同行,必是猛兽;与智者同行,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能登上巅峰。

 获得炎黄集团的offer,等于是获得顶流企业的入场券,这必将抬高蜀大学子的整体逼格。

 卿云闻言,脸上露出了一个会心的微笑。

 他知道谢和平这是在试探,也是在为蜀大争取更多的利益。

 但也正中他的下怀。

 企业,特别是一个大型民营企业,必须本土化。

 唯有如此,你才有‘大而不倒’的资格。

 当这个企业和整个地方同呼吸共命运,对当地的就业、生活乃至上升到民生的层面影响举足轻重的时候,没人敢让这个企业倒下。

 大量的本土子弟带来的弊端是裙带关系,是小圈子,是排外。

 但若不如此,你这个企业就是外来者,排的就是你了。

 这是人性。

 也是为什么再nb的企业,到了国外经营也必须使用当地人的原因。

 何况,锦城,本就是卿云选择的根据地。

 云帝点了点头,

 “谢校长,您这是哪里的话。既然蜀大是我的母校,也是家乡的大学,我非常愿意为蜀大的学生们提供实习机会,甚至比复旦大学更多。”

 谢和平听到这里,眼中的光芒更盛,他紧接着追问,“那具体来说,炎黄集团能为蜀大的学生们提供什么样的实习机会?待遇和条件又如何?”

 他太清楚这些企业家的嘴脸了,很多事情,必须趁热打铁的敲定细节,否则将来绝对又是一个谈判的筹码。

 卿云微微一笑,他知道这是谢和平最关心的问题。

 他详细地回答道,“蜀大和复旦大学一样,都是一所综合性大学。

 我们炎黄集团将会为蜀大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习岗位,覆盖我们集团的各个业务板块。

 无论是技术研发、市场营销、行政管理还是财务管理,甚至新闻学、外国语,我们都会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兴趣进行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