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2003长卿还成都

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平饭店的和平


 在灯光的映衬下,卿云、王德超、华亭交大校长谢神武缓缓的走出了和平饭店。

 不是装逼等待别人拍照。

 当然,门口丝毫不加掩饰的记者也确实有几个。

 都是合作单位的,很好理解。

 主要是,三个人喝的都不少,看起来一副宾主尽欢的模样。

 而两个小时之前,踏入此地的谢神武,还巴不得身边两人出门被车撞死。

 不过,此时他们的身影在夜色中却显得如此和谐,仿佛是老友重逢一般的热络。

 在和平饭店的门前,三人的笑声还回荡在空气中。

 站在台阶上,谢神武的心情格外轻松,握着小卿总的手不放,“小卿呐,我们这真是不打不成交啊!哈哈哈!

 你这次的捐资助学,真是慷慨之至!华亭交大感激不尽!”

 谢神武笑的很是欢快,看向卿云的眼神如同看待神邸一般。

 没法子,在华国,无论是谁做高校的校长,面对世纪初能摸出一个亿的真金白银来捐资助学且共建好几個实验室的人时,都会当做财神爷来供养。

 2001年华亭交大科技经费总额也才不过6.28亿元,虽然相比復旦大学的2.19亿元倒是阔绰不少,但科研经费这玩意儿,是永远都不够的。

 科研经费和别人差距悬殊的情况,王德超也是很无奈,综合性大学相比理工科大学在科研经费上的差距,那是由来已久的。

 分类不同,管理也是不同的,自然发展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

 上世纪88年在没有985、211之分,大家都是重点大学时,其实各大高校的教育经费、科研经费相差无几。

 除了华清大学当年是8000万级别一骑绝尘以外,包含燕大、復旦、华亭交大等在内的几十所重点大学,大家都是1500万到3000万,差距并没有几十年后那么悬殊。

 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存在211工科强校在某些学科领域里甚至强于985大学的情况。

 但是随着扩招时代的开启,以及国家经费向985大学的重心偏移,各个学校的经费差距开始了拉大,而后开始了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态势。

 到了2023年,同为原来的重点大学,头部和尾部的大学,经费差距达到了一百多倍。

 大多数211工科大学早已出现了颓势,其优势只存在于老一辈的口碑之中,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大相径庭的。

 当然,何止是985和211的区别,985之间的区别也是越来越大。

 作为大学校长,要是没个出色的化缘能力,在这个年代,只能成为校史上的罪人。

 所以,所有愿意捐款的慈善人士,都是各个高校的座上宾。

 王德超很清楚,卿云砸出来的这每年一个亿,至少可以让这小子未来十年内都可以在华亭交大横着走的。

 还有什么怨?

 不存在的。

 他也不会眼红。

 砸给华亭交大都是每年一个亿的,而復旦大学可是苏采薇的娘家,翻个两翻,不过分吧?

 而且……

 最关键的是,復旦大学和华亭交大同在华亭,两个学校的校领导互相调岗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说不定哪天上面的一纸调令他就去交大了。

 他们这一批又不是以前的老先生们,可以干到死的。

 现在制度完善了,校长有最长任职期限的限制,这也是谁也没办法的事情。

 级别到头,要想提升个人待遇,也只能通过平调和加头衔才能完成。

 卿云笑眯眯的回应着,“谢校长太客气了,科教兴国是国策,我们企业家应该……而华亭交大……”

 小屁孩舌灿莲花的布拉布拉让萧雅悄悄的翻了个白眼。

 虽然知道卿云说的场面话很是正确,但她总觉得从一个18岁少年嘴里说出来,充满了……违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