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布政史的劝慰(第2页)
张瑾瑜自然是想到了里面费的银子,必然是还没出京城就被上下其手捞完了,
“侯爷说的极是,当时候阁老就问过,以前商议的事早就说的很透彻了,那么,怎么能那么多银子呢。”
庄守治反而拿话问了自己,张瑾瑜嘲笑一下;
“那庄大人心里应该更明白,内阁早已经定下,账目应该算的很透彻了,银子多了必然是有人多拿了。”
“此言差矣,侯爷,当时候老夫在兵部当差,从兵部那边着眼,当时候是让卫将军率领其所部,和叶大人节制的地方府军,集结人马全部到平辽城集结待命,意图把平辽城打造成坚城,凭此城和女真人周旋,如有战机可配合平辽城守将出城剿灭女真小部人马,力图保住关内外商路畅通,不受外族影响,当时候这件事,内阁各位阁佬都是意见统一。”
庄大人说到这,神情也是有些讥讽和萧瑟,张瑾瑜仔细想了一下朝廷的决议,并没有大方向上的错误,只是为何到最后,平辽城怎么丢了?
“朝廷的目的没错,商路畅通,军队后勤就跟得上,耗也耗死女真了。”
“呵呵,侯爷想简单了,暂且听老夫说完,商路畅通,自然是好事,可是接下来运什么,可就不好办了,江南这边说运苏州的丝绸锦布,其他之地瓷器,茶叶,尤其是丝绸,堪比黄金,当时候苏州每年也就是一千匹的量,不够各家分的,究其原因就是没有足够蚕蛹啊,所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哼。”
庄守治冷笑一声,继续喝了口茶,
“所以为了增加丝绸产量,江南当时的布政史就提议,增加丝绸的产量关键就在于蚕丝,如何增加桑田多产蚕丝,侯爷您猜内阁是怎么想的办法?”
“庄大人明知故问,你刚刚不说了,想要蚕丝就要增加桑田,多开垦不就得了。”
张瑾瑜想不明白其中的关联,这与蚕丝何事。
“侯爷说的对也不对,桑田的要求高,开垦费巨大,所以当时候内阁同意江南布政史的策略,干脆让江南现有的农田,直接拨一半改为桑田,而且改的桑田仍按农田一样交税,不增加税赋,本是好意,可是
“也该没了,什么人脑子能想起让上等的田亩改成桑田,不说其他的,粮食都没保证的前提下,如此玩法,必然是在其中捞了不少好处吧,说不得女真人就抓住机会了。”
张瑾瑜想来不可思议,简直不敢相信竟然会这样,粮食产出是根本,其他的只能是陪衬,弄来的银子皇上的内帑几乎没有进账,倒是肥了不少贪官污吏。
庄大人苦笑了一下,所言不差,
“侯爷说的是,那一年平辽城陷落,江南布政史满门抄斩,关外所有的计划全部流产了,本来是占了先机的,现在反而一败涂地,从那以后关外所有提案都搁置了,关外主要是商路财源,这个想必是侯爷已经是拿下了,另一个,就是在此基础上坐着收钱,”
张瑾瑜顿时感兴趣,商路的商贸,自己早就想到了,如今商路通行,极大缓解关外的缺额,那还有什么能坐着收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