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携剑远行

第493章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第2页)

 

所以哪怕韦子春不站出来表态,也会有其他人站出来表态的。

 

李白是他们当中最傻的一个。

 

对于刘巨鳞的挑衅,李白实在是不需要那么激动站出来跟对方赌命。他不做声即可,自然有人要站出来呵斥刘巨鳞。

 

果不其然,李璘麾下管军务的李岘出列,对永王李璘叉手行礼道:

 

“殿下,如今的局面,我们不宜与宣武军开战。方清立场不明,却也没有对我们用兵,确实是可以争取。不过是一个卢县而已,借给他用亦是无妨。

 

至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刘巨鳞在此事上有私心,殿下不要被其蛊惑了。”

 

李岘这已经不是含血喷人,而是使出高级“阴阳术”在使坏。

 

刘巨鳞有什么私心呢?

 

李岘就是不说明白,走一个“莫须有”的套路。至于他为什么要说这话,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刘巨鳞当过刺史,颇通军务,一直盯着李岘的位置,过去因为是李璘的亲信幕僚,给李岘找了不少麻烦。

 

你做初一我就做十五,看到你犯错,我站出来推你一把落井下石,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吧?

 

“好了,不必争吵了。”

 

永王李璘不耐烦的摆了摆手,书房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这样吧,李岘领兵五百,走一趟卢县,与方清的银枪孝节军接洽,其他的不必多说了。”

 

李璘大手一挥,不想再犹豫了。

 

入冬后黄河河面结冰,会出现很多入冬后才方便渡河的地段。

 

河北叛军到时候定会大举南下,多点开花,这几乎不需要多少军事常识,便可以判断出来。

 

谁敢说皇甫惟明不会打一个“迂回”呢?

 

对此李璘也很慌!

 

现在方重勇既然愿意打过河北,那么无论此战结果如何,都会让皇甫惟明焦头烂额一阵子,都会让李璘在今年冬天过得更舒服。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所以让出卢县给方重勇用一用,这点忙还是可以帮的。

 

很多时候,主公找幕僚征求意见,其实并不是不知道要怎么选,而是希望手下人能够给出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让他更加坚定信念。

 

李岘连忙叉手行礼。

 

这下刘巨鳞尴尬了,他说这话,原本是希望借此提出“扩军”的建议,然后编练的新军很有可能就归自己指挥,从此获得兵权。眼看着世道越来越乱,手里没兵当真是睡觉都睡不踏实。

 

刘巨鳞完全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

 

没想到李璘居然直接同意了李白的建议,一下子就把刘巨鳞架在火上烤了。

 

刘巨鳞有些恼怒的看向李岘,但后者却偏过头,装作没事人一样,压根就不跟他对视。

 

……

 

北方秋收时节,一般在阴历八月十五之后,比南方大概要早一个月。河南与河北其实都属于北方,但气候也稍有不同,河北秋收时间要更早一些。

 

最近一段时间,皇甫惟明都在忙着部署秋收事宜,给团结兵放假,让他们回家务农,因为马上就要到全年最忙的时候了。

 

韦坚的到来,强化了河北叛军的后勤系统与内政,也安定了河北民心。

 

现在天下局面渐乱,火中取栗的机会是可望不可及的,只能耐心等待时局的变化。因此发展生产,强化军力,充实府库,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皇甫惟明也逐渐放弃了一口吃个大胖子的妄想,打算今年蓄力一波,在三五年内问鼎长安,稳步推进。

 

他等得起,荣王李琬也等得起。

 

简单说,就是皇甫惟明盼着基哥老死病死,自此之后,荣王李琬身上的正当性便大大强化了。一旦军力占优势,想“洗白上岸”很容易。

 

这天一大早,皇甫惟明就接到密报,说宣武军进入黄河南岸的郓州,占据了大野泽北面的梁山,并在此修建营垒,意图不明。

 

斥候将其报给镇守博州聊城的武令珣,武令珣连忙派人将此事通知了皇甫惟明。

 

“宣武军去郓州做什么?”

 

皇甫惟明感觉莫名其妙,不过联想到方重勇之前发的“最后通牒”,似乎也能理解这位的意图了。

 

就是冲着永王李璘去的,想吞掉郓州、济州、齐州三地。

 

不过他有些吃不准,于是立刻派人前往黎阳,将“前线总指挥”李归仁叫到了邺城,二人秘密商议大事。

 

自家书房内,皇甫惟明将一张不太详细的地图摊开在桌案上,然后将郓州州府郓城标注了出来。在郓城以北靠近大野泽的地方又写上了“梁山”二字。

 

这地方太小,就是个以渡口聚集商户形成的小集镇,只有大唐国家层面,专业人士绘制的地图才会标注出来。皇甫惟明此刻只是意思意思,让李归仁看明白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