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携剑远行

第532章 轻舟未过万重山(第2页)

 

但从军事角度来说,每一个选项面临的难度又差不多,各有各的不利,每一个选项也都有各自的机会,没有所谓“绝对死局”。

 

这反而让人无所适从。

 

“节帅,皇甫惟明麾下的将领,现在真的对围剿我们很上心么?”

 

车光倩忽然问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

 

“此话怎讲?”

 

方重勇微微皱眉,已经想到了某些事情。

 

“节帅,皇甫惟明,已经攻克洛阳。

 

现在他的全部思绪,应该都在如何进军关中,我们不再是心腹大患。

 

皇甫惟明麾下将领,自然也知道这个。都攻下洛阳了,谁不想进关中捞一笔啊!

 

我们是难啃的硬骨头,陆续打败了武令珣、尹子奇、安守忠还有回纥骑兵。显然是不好对付的。

 

那些河北贼军,跟我们拼个你死我活,又有什么实实在在的好处呢?”

 

车光倩继续解释道。

 

不得不说,这话很在理。

 

攻下洛阳,和没攻下洛阳,河北叛军的战略重心是不一样的。

 

现在皇甫惟明攻下了洛阳,实际上李宝臣、高邈他们就被边缘化了。很可能哪怕皇甫惟明改朝换代成功,他们也没办法从里面捞取太多好处。

 

所以很有可能,银枪孝节军想回汴州,而高邈也很希望这支彪悍的敌军快点离开沧州,不要在河北继续闹腾了。

 

两边有媾和的可能。

 

当然了,这只是一种猜测。说不定高邈就是二愣子,就是想为皇甫大帅流干最后一滴血呢?

 

这谁说得准啊!

 

要不要赌一把呢?

 

方重勇陷入沉思之中。

 

他又感觉现在是麻杆打狼两头害怕,对方不知道自己虚实,还会有所顾忌。若是失去了这个优势,对方就很可能要肆无忌惮了。

 

“节帅,要不要派信使,去一趟沧州城,探一探口风?”

 

何昌期有些不确定的询问道。

 

见他难得在这种场合发言一次,方重勇不想打击他的积极性,只是轻轻摆手道:“派信使去便是示弱了,难免被其拿捏,风险太大,不合适。”

 

何昌期悻悻闭嘴,果然还是自己想得太简单了。

 

战争之中的心理博弈是非常微妙而复杂的,一个小动作就有可能暴露自己这边的虚实。

 

何老虎还是不适应这种斗心眼的模式。

 

“你们都回去想一想,明日早晨定下方略。”

 

方重勇大手一挥,让麾下众将先去休息。

 

实际上则是他已经从群策群议中找不到方法,想自己独断而已。

 

当众人离开之后,方重勇盘起腿,凝视着桌案上的敌军分布图。

 

如果把何昌期的馊主意算上,目前有四个选项可以选。

 

第一个是攻打长芦县城。

 

第二个是攻打沧州城。

 

第三个是烧毁运河上的临时堤坝。

 

第四个则是跟高邈py交易,双方演戏过关。

 

每一个都各有利弊。

 

如果选择第一个或者第二个,属于是间接解除围困。无论是烧掉堤坝也好,py交易也罢,只要打瘸了高邈的一条腿,那自然都可以实现。

 

而直接选择第三个或者第四个,则有惨败的风险。

 

并且这个风险还不小。

 

思来想去,方重勇还是觉得,第三个最直接,成功率也最大。

 

他们这支孤军,唯一可以依仗的便是时间差。

 

刚刚痛殴了回纥人,一定会让围追堵截的河北叛军,心悸不敢贸然接战。

 

倘若攻打城池,无论是哪一座城,都很难在短时间内攻克,退一万步说,就算攻城顺利,也会造成自己这边产生极大伤亡。

 

得不偿失。

 

唯有第三个,可以用火攻解决木制堤坝,然后只要趁势让船队通过运河便好。

 

船上的床弩,也可以掩护船队行进。过了这个关口,就不用担心高邈追击了。

 

银枪孝节军应对追击还是很有经验的。

 

从时间上看,这个方案速度最快。只要成功,那就直奔幽州方向而去。

 

要不要莽一次呢?

 

方重勇心中实在是没底,一时间拿不定主意。

 

他忽然有点理解为什么古今中外,很多主将在重大决策前,都喜欢占卜啊、抛色子或者赌一把之类的了。

 

实在是心理压力过于强大,以至于难以承受。

 

方重勇就这样左思右想,一夜没合眼。

 

等他走出船舱透气的时候,才发现朝阳早已挂在地平线上,整条永济渠都被染红,跟布满了血水一般。

 

方重勇召集众将在船头开会,然后发现这些人一个两个都顶着黑眼圈,跟熊猫差不多少。大敌当前,境况不妙,能睡得着觉的人,那确实是真的铁憨憨。

 

就连何昌期都不敢说浑话了,生怕一语成谶。

 

“你们考虑得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