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携剑远行

第546章 人心思变(第2页)

 

有点类似于大汉当年用宫女假扮公主,给个封号以后外嫁匈奴,只不过现在是反过来了。

 

大门艺的如意算盘,隔着几千里,方重勇都能听到响声,算盘珠子都要蹦脸上了。

 

“渤海国仰慕我中原文化,这投石问路之计,着实是厉害了。”

 

哪怕立场不同,方重勇也不得不承认,渤海国主大门艺不是简单人物。

 

这一手可谓是进可攻退可守,一点都不担忧李琩翻脸的。

 

王惟忠长叹一声道:“正如方节帅所说,确实如此。而且大门艺此举,其实是在试探朝廷虚实,然后再决定到底要不要帮助河北贼军。河北局势原本就糜烂了,渤海国若是跟他们勾结,后果不堪设想。”

 

方重勇有些意外的看了王惟忠一眼,这位王使君不愧是搞外交的人啊,刚刚那番话可谓是一针见血。

 

大门艺的真实目的,果然是没有瞒过王惟忠。

 

这大概也是这封国书被扣押在此的原因之一吧。

 

“所以王使君是想说什么呢?”

 

方重勇已经知道王惟忠不是朝廷死忠,也不打算效忠于当众弑父,臭名昭著的李琩。那么他自然没必要替朝廷操心。

 

深夜来访,目的可就耐人寻味了。

 

“某收到国书之时,当今天子还未弑父。

 

因为事关重大,所以下官一直扣住国书没有送去长安。

 

但后来,渤海国竟然将贞惠公主送来了。

 

而大钦茂本来就在登州主持政务,现在他们父女都在蓬莱港不肯离去。

 

这封国书,也成了下官的心病。”

 

王惟忠没有说为什么贞惠公主不走了,想来不是因为道路不通。

 

“渤海国国主,只怕已经认为李琩必定要失去皇位,所以根本就不想再试探下去了。

 

但是大门艺又担心大唐将来要秋后算账,所以让贞惠公主和大钦茂暂时在这里逗留,只当是来大唐游玩的。

 

他们看似犹豫不决,实则在观望等待。

 

一旦有人高举反旗,渤海国说不定很快就会有动作。

 

也就是说,贞惠公主会嫁给一个举起反旗的皇子,顺便,渤海国国主也会支持他上位,对么?”

 

方重勇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王惟忠一脸钦佩的感慨叹息道:“方节帅年纪轻轻便能剥茧抽丝洞若观火,的确是人中龙凤。您刚刚说的那些,也是下官想了很久才想明白的。”

 

渤海国官方现在对于河北叛军是个什么态度,对于朝廷又是什么太多,对于大唐的政局来说影响很大,至少是现在这个节骨眼,很重要。

 

不过方重勇也看得出来,大门艺似乎对李琬不感冒,特别是听说河北叛军在华阴惨败之后。

 

又想吃鱼,又嫌鱼腥,还怕鱼刺卡喉咙,应该是大门艺此刻的心态。

 

“王使君今夜来就是为了说这些国家大事么?”

 

方重勇不动声色问道。

 

王惟忠微微点头,但却没有解释什么。

 

方重勇也明白过来了,他将桌案上那封国书收好,对着王惟忠叉手行了一礼。

 

“贞惠公主的嫁妆很丰厚,写在国书里了。”

 

王惟忠担心方重勇不明白,于是特意提了一嘴。

 

颇有些暗示的意味。

 

方重勇淡然一笑,轻轻摆手。后者会意,对他行了一礼后便转身离去,二人心照不宣。

 

等王惟忠走后,方重勇这才打开那封国书,一目十行看完后,这才将其放下,心中权衡利弊,慢慢整理思路。

 

国书里面全是废话,言辞优美冠冕堂皇的,总之就是说渤海国贞惠公主如何如何沉鱼落雁,如何如何知书达理,秀外慧中之类的。

 

又说希望李琩将其收入后宫,成为大唐与渤海国之间的纽带之类的。

 

这些客套话都没什么好说的。

 

唯一值得一看的亮点,便是嫁妆。贞惠公主的嫁妆就是马匹,数量不小的渤海国良马。

 

大唐财政崩溃,地方割据,战乱到现在都没有停。马匹,特别是战马,已经随着战争的消耗,又缺乏补充,而变得日渐稀有。

 

渤海国的马匹,将会是一项强大的助力。谁能得到,谁就能在接下来的乱世中占据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