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我们不是记仇,这叫勿忘国耻2(第3页)

 此时通过对天幕的分析,海贸是大有利润可图。之前几人也商量过,最终也没有下定决心。

 刘彻

的意思是国家出台法令收回出海权,船队转为官营。

 桑弘羊不同意,认为有民间参与,出海贸易的份额可以做得更大,经济能更活跃。

 同时他还建议出兵平南越国,占出海口,以武力打通商贸路线。

 桑弘羊不愧是商业天才,难怪后来会成为西汉国资委的一把手。

 汉武帝其实很心动,但是就怕南方战事耗时太久,影响与匈奴的对峙。

 随后想了一下,召集了几名武将过来商讨此事。

 此时这个时空节点也开始露出了分支的苗头。

 天幕继续播放。

 “大家记得1888年12月17号这个日子吗?这是北洋水师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华夏历史上第一支铁甲舰队。”

 “1894年9月17号,甲午海战爆发,北洋舰队战败,失去黄海制海权,沿海国土暴露在敌人的炮口之下。”

 “1895年2月17号,日本舰队开进威海卫港,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5年4月17号,马关条约签订。内容我就不多说了,大家都会背。”

 “然后到了1950年的3月17号,我们当时的海军司令要去视察刘公岛,却要借老百姓的渔船过海。”

 “17这个数字带来的屈辱我们会忘记吗?永远不会的。”

 各个时空节点的帝王们都已经看过之前的百年屈辱。也知道那是一段暗无天日的岁月。

 倭奴当真欺我华夏太甚。

 想想后来华夏还经历过一场差点亡国灭种的抗倭之战,不由得感同身受,怒骂声此起彼伏。

 当看到海军司令要借渔民的船出海时,不禁也是感到心酸。

 虽然不知道司令是何职务,但加上前缀海军二字后,也大概能猜出来是军队大员。

 这种级别的高官连出海都没有军舰接送,可想而知,那个时候的华夏是怎样的一穷二白。

 唏嘘感慨之后,他们又开始思索天幕中的女娃子提起这些是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