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守岁言兵事,庙里有潜龙(第3页)

 而此时,城隍爷正在内殿接待着从隔壁将军庙来访的同僚,他二人生前一个是大越执掌一方的从三品的大吏,一个是身骑白马的正三品将军。二人死后,一个治国有绩,一个护国有功,便先后被朝廷封谥,搬进了城隍庙和将军庙里,继续镇守一方。 

 许青白不知道的是,他起先刚一跨进门槛,腰间所佩的玉印便兀自发光,一闪而过,引得城隍庙里腾起一条光柱,穿破房顶,直插云霄。 

 当时正在后殿寒暄的两个阴神被惊动,急急跑了出来,待看到少年正在请香后,便在一旁静静地候着。 

 等少年请完了香,二人这才上前来,叫住了许青白。 

 二人也不隐瞒,告知了少年身份,儒生老人形象的城隍爷姓程名熹,武人装束的英烈将军姓袁名彪。 

 随后,三人一同来到后殿,城隍爷观察着许青白,他已经注意到了他腰间的玉印,身份自是不言而喻。 

 他对许青白赞许道:“年纪轻轻,就一身儒家正气,又兼具仙武胆魄,果然是后生可畏啊。” 

 一旁的英烈将军也是点头称是。 

 许青白拱手道:“有珠玉在前,小子恐怕也只能望两位项背。” 

 英烈将军说道:“哈哈,我与程城隍都是身死道消的人,只能死后另辟蹊径,才成为这天香国里小小的一尊阴神。你小子不用跟我们比,以后成就只是只高不低。” 

 城隍爷也说道“修炼途上,达者为先,现下你还年少,不必过于拘礼。” 

 许青白还是分别躬身相拜,说道:“城隍爷生前殚精竭虑,治理一方,恩泽百姓英烈将军生前,戎马一生,洒血沙场,守护苍生只为这些,就当得起晚辈一拜。” 

 城隍爷与英烈将军对眼相视一笑,各自又郑重还礼。 

 此后三人相谈甚欢,两位阴神愈发觉得眼前少年对胃口,少年也是渐渐不再拘束,言谈无忌。 

 只见城隍爷程熹递给许青白一截竹牍,问道:“都是读书人,你现在又以后辈自居,那我索性就倚老卖老,送一份见面礼,你怎么说?” 

 许青白笑道:“晚辈自然是却之不恭了。” 

 城隍爷点头道:“理应如此!年轻人就应该有年轻人的朝气,扭扭捏捏反倒落了下乘。” 

 他解释道:“此竹牍几百年前,便供奉在庙中,得香火滋养,又被我这半个读书人时时把玩。你带在身边,日后翻书时会有些助益。” 

 许青白起身接过,果然只见竹牍已有些岁月,半尺来长,入手略沉,全身包浆,表面流光溢彩。 

 竹牍一面刻有密密麻麻的几百蝇头小字,是一篇圣贤文章。 

 城隍爷又转头望向英烈将军,打趣道:“将军还愣着干嘛,只是出手可别太寒酸了,人死后还要丢一回人!” 

 英烈将军袁彪乐呵呵地起身,来到许青白的面前,扬手挥出一道护国罡气,钻入后者体内。 

 许青白内视,只见护国罡气入体后,钻到体内大龙呆的地方,化成了一团雾气,将盘曲萎靡的大龙包裹了起来。 

 他明显感觉得到,此刻大龙极为舒畅。 

 许青白没想到,随便逛逛庙会,竟会引来城隍爷和英烈将军,而英烈将军随手送的一份见面礼,竟然又让他久旱逢甘霖,刚好解了燃眉之急。 

 许青白向英烈将军拱手致谢,后者大手一挥:洒脱说道: 

 “哈哈,也不是啥稀奇东西,也就比城隍老爷整的那些花哨玩意儿,强那么一点点!” 

 ———————————— 

 等到少年告辞离开后,咋咋呼呼的英烈将军来到城隍爷跟前,一本正经地问道:“程老弟,先前这少年进庙时,在你神像面前都念叨了些什么呢?” 

 城隍爷还在盯着门外,双眼炯炯有神。 

 他没有直接回答英烈将军,却又似乎已经回答了,喃喃自语道: 

 “有龙伏爪潜于渊,等风来,善哉、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