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六章 龙王爷显灵(第3页)
大家“啊”地惊呼一声,面面相觑……众人都认为这也许是龙王派来的前锋大将军,老龙王一定是在前锋大将军的后面深水里哩。
“这……这可、可咋办哇?”大家着急地请教“老河仙儿”。
“要想让老龙王回到龙宫、大水退下去,就得找找是啥事儿惹怒了龙王爷和水里的精器……还得赶紧摆供上香。”“老河仙儿”神秘而认真地吩咐道。
大家抓耳挠腮地思索起来,忽然有几个村民张口大叫起来:“哎呀……必定是老渔头儿惹的祸!”
“老渔头儿”是古寨里一位老渔民,全家靠打鱼为生,前几天在涨大水之前,老渔头儿在黄河里捕住一条两百多斤重,像一头小牛犊一样大小的鲤鱼,抬到菜市上像卖猪肉一样血腥地砍杀零售起来。
“老河仙儿”说,这条大鲤鱼已经修炼成精了,可能是老龙王手下的一员大将。
人们认为是“老渔头儿”惹怒了龙王和水族,所以才用发洪水来报复。
保长和乡绅们确认此事后,立即指挥村民把“老渔头儿”家的渔网和小渔船全烧了,把“老渔头儿”五花大绑捆了起来,押到龙王庙里。
保长又指挥村民杀猪宰羊,村民抬着宰杀干净的整猪整羊,举着香火、燃放着鞭炮,浩浩荡荡拥进龙王庙。
“老渔头儿”惊慌失措地跪在老龙王的面前,向龙王磕头忏悔,发誓以后再也不捕鱼了,再也不敢和水族们做对了,乞求老龙王息怒、退水。
说来也真是神儿,第二天大水就退了下去。人们都说:龙王爷真是灵验!
俗话说得好:时光的牙齿能嚼毁一切。这座当年辉煌的龙王庙被时光嚼咬得已经破败不堪,曾经的香火鼎盛、香客满院已成为过去。
这里旱灾刚过、匪灾又来,加上官府横征暴敛,把这里的百姓折腾得叫苦不迭,人们还哪有钱财给龙王爷修缮庙宇。
庙里只有一个和尚,夏秋两季和尚耕种着附近的一亩薄田庙地,稀粥素食也能够维持三餐,香客偶尔放下的香火之钱也够买酱醋油盐。在他之前的一个老和尚因年老多病,生活不能自理,被他同族的晚辈接回老家去了。
当下的这个和尚,俗名叫赵二根儿,出家当和尚并非他的本意,换句话说他是无奈才半路剃度出家。出家前是古寨葫芦庄本分的庄稼人,和芦根儿的老爹牛壮是同族同辈儿,在血缘上还没有出了五服,比牛壮年长几岁。因为家贫娶不起媳妇,一直到出家当和尚之前都是光棍一条,当了和尚也就省得娶媳妇儿这桩难事儿了。
赵二根儿剃度出家遁入空门,咱还得从五年前说起,说起来还真得费点儿笔墨口舌,因为赵二根儿当和尚是古寨葫芦庄抗击土匪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