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爱国教育
喀什融媒体中心包括办公室、总编室、全媒体采编室、广播电视平媒室、新媒体发展室以及技术播出室几个部门,这些部门共同协作,确保融媒体中心的高效运作和内容的高质量产出。办公室主任赛尔达尔一边领着方颖参观,一边介绍着各个部门负责的工作。
赛尔达尔虽年纪跟方颖差不多,但脸上和煦的笑容,以及总是滑落到鼻尖的眼镜,和凸起的啤酒肚,让他看起来比穿着女士西服、精明干练的方颖大了十多岁。赛尔达尔看着方颖认真地记笔记的样子,将挂在脖子上的眼镜往鼻梁上推了推,瞟向方颖密密麻麻的笔记本。
“不用记这么多的,总之你呆几天,就能全弄明白啦,咱们也不考试这些理论的东西,你心里有数就行了。”听了塞尔达的话,方颖点点头收起了笔记本,连忙询问着自己将要去工作的部门。
赛尔达尔指了指角落里,示意方颖看向正在匆忙收拾录像设备的两人开口:“我看了你的简历,之前一直是民生记者,而且还写过不少出名的报道,那是我们单位的全媒体采编室的同事,他们负责新闻采编,通常是记者外出采访拍摄,你就先跟着他们组吧。从自己的专业上入手,也能适应得快一点。”
赛尔达尔说着便领着方颖来到了角落,跟角落里的两人打着招呼,说着流利的维语将方颖介绍给两人,正在收拾设备的两人一老一少,年轻人自来熟地跟方颖打着招呼,而年老的人则是满脸打量。方颖虽听不懂他们在说些什么,但听语气也能知道,那年纪大的人大概是不满方颖的,却也在赛尔达尔的劝说下,跟方颖点了点头。
赛尔达尔跟两人沟通完,又指着一老一少跟方颖介绍:“这是我们台的王牌摄像那吾扎提,旁边的那个小伙子,是他的徒弟,你叫他阿曼就好。阿曼年纪小写的稿子还缺少历练,你经验丰富还能教教阿曼。”
赛尔达尔话音刚落,阿曼便举着手机递到了方颖面前,兴奋地开口道:“我搜了一下你的资料,原来05年的那个《数万棵松树为何卖个跳楼价》报道了数万棵落叶松被村干部以极低的价格出卖,而村民对此毫不知情的事实的报道是你写的。这篇报道还获得了当年的十大民生新闻奖呢。”
听着阿曼提起自己过去的荣光,方颖心中有些酸涩,原来那已经是十九年前的事情了啊,那时候的自己正巧带着父母去旅游,就因为父亲跟老乡多聊了几句,自己便发现了其中的不对劲,将父母都送到市区的宾馆之后,凭着一腔热血卧底在那儿半个月,终于将真相调查清楚,收集好所有证据,写了这篇报道。
见方颖沉默不语,赛尔达尔开口打圆场道:“正巧他们俩要去拍摄“爱国主义优秀电影进校园展映活动”,方颖你就跟着他们一起去吧,回来写个报道给我,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那吾扎提用维语嘟囔了几句,便一手拎着摄影机的三脚架,一把将装有摄影机的箱子扛在身上,接着缓缓地开口:“我们从来不会迟到。”
“他不是针对你,老婆前一阵带着女儿跑了,这阵子对谁都是脸臭得很,虽然他脾气不太好,但是工作还是很专业的。”赛尔达尔摸着稀疏的头顶开口解释。
那吾扎提的车,是一辆老旧的军绿色吉普,车门上用喷漆喷着“喀什电视台”几个大字,阿曼贴心地打开后座门,示意方颖上车,接着又将所有设备放在后座后,这才扭头钻进了副驾驶。方颖看着面前破旧的内饰,以及脚边散落几只臭袜子,让她更是不由眉头微蹙,僵硬地挺直身体,不敢靠在座椅上。
那吾扎提口中叼着半根烟,将车发动好后便将一盘Cd推入了车中,伴随着笛子悠扬的声音传来,汽车抖动了几下后便晃晃悠悠地开上了路。车内刀郎沧桑悲凉的声音响起,那吾扎提的最后一口烟,顺着风呛着方颖不停咳嗽,她看了看破旧脏乱的车子,心中的一腔热血化为灰烬,融化在喀什歌尔的胡杨的歌中,变成满是对前路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