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种子理论

 那吾扎提他们这次的采访,是要为即将到来的元旦做的特别节目,所以栏目组特意选取了几个比较有特色的家族进行采访,而之前阿曼提到的百岁老人巴哈尔古丽家,就是其中的第一家。巴哈尔古丽家很看重这次的采访,提前就让家里的小辈们都请好了假,就连孙子重孙子们今天也都没上学,除了远在外地回不来的,剩下的家族众人都齐聚在巴哈尔古丽家。 

 方颖他们驱车许久,才来到了位于喀什巴楚县,车子刚驶入村子,就看见了村口处有一群人正在迎接,他们看见车身上的文字连忙招手示意,阿曼看清车子前方站着的年轻人时,连忙激动的让那吾扎提停车,接着便一溜烟的窜了出去,走到那为首的年轻人身旁来了一个热情的拥抱。 

 “迪力亚尔,你怎么在这里呀,他们都说你在北京当大官哇,什么时候回家的,怎么没给我打电话我们一起出来玩的呀。”阿曼热络地拍着年轻人的肩膀,言语间满是欢喜。 

 年轻人叫迪力亚尔,是阿曼的大学时的学长,虽然两人差了整整四届,阿曼刚入校的时候迪力亚尔已经大四不经常在学校,但作为学校里的风云人物,处处都流传着迪力亚尔的传说,他不仅相貌出众,更是学校的篮球队队长,而且还蝉联了好几届的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名号,是老师口中代代相传的模范学生,更是一毕业就考上了公务员,凭借一己之力打败了无数人,留在了北京。 

 迪力亚尔穿着靛蓝色的夹克和深灰色的西裤,金色的眼镜框为他增添了几分书生气,站在人群中显得格外出众,他拍着阿曼的肩膀,示意他看了看车里的两人,接着又开口道:“支书把采访的记者名单拿给我看的时候,我第一眼就看到了你的名字,没想到真的是你,恭喜你呀阿曼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听了迪力亚尔的夸赞,阿曼倒是难得的羞涩了几分,快步走到车前跟那吾扎提交代了几句,便又跑回了迪力亚尔身旁,跟一旁的乡亲们感谢一番,接着便拉着迪力亚尔一同上了车。阿曼将身旁的迪力亚尔介绍给两人,两人这才知道这年轻人竟然是这村子的村长。 

 “我们村子的路不太好找,家家户户门口又没有个明确的标识,乡亲们担心你们找不到巴哈尔奶奶家,所以一大早就叫上我在村口等着你们,生怕你们找不到地方,耽误了你们的工作。你们来我们村子采访,也是给我们村子做宣传嘛,大家都很看重这件事儿的。”迪力亚尔的一番话,既向众人表示了友好和支持,也表达出巴哈尔一家也是村里的一员,将话说得滴水不漏又让人听了舒坦。 

 听了迪力亚尔的一番话,方颖不由得对眼前的人高看了几分,男人虽然年纪不大,看起来也就三十多刚出头的样子,但做事说话却十分周全,一看就是在职场中历练过的。迪力亚尔将手中的背包打开,将准备的棉花挂件递给方颖:“我们村子没有什么特产,就盛产棉花,这是我用我们自己产的棉花,做成的小挂件,希望你们不要嫌弃。” 

 方颖看着手中的棉花,彼时才顿悟到这村长一大早等在门口的缘由,阿曼接过棉花开心的观赏起来,不由得夸赞这迪力亚尔不愧是高材生,竟能想到将棉花做成钥匙链。 

 “最近的文创产品不是很火嘛,我就想着咱们村子的棉花,除了卖给工厂外能不能有别的路子,就试着让村子里的阿姨们制作了一批,我觉得还挺有意义的,正好今天你们来采访,就送给你们几个。你们都是经常走南闯北的大记者,见多识广的也帮我看看,这东西能不能当个文创产品。” 

 阿曼将手中的棉花收起连忙拍着胸脯打包票:“肯定可以的,哥哥你这做的这么精细,又是新鲜采摘下来的纯手工制作,一定有很多人愿意购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