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种子理论(第2页)
迪力亚尔见方颖不语,似乎有别的意见,便看向方颖询问着她的意见。迪力亚尔本不想打击他的自信,但见有阿曼的帮腔实在推脱不掉,于是便认真的解释道:“文创产品大多很看重设计,而且有着其他品牌无法复刻的部分,可是你这个棉花,除了是纯手工之外,并没有其他不可复制的地方。说实话,对于不了解的人来说,就比如我,根本看不出这与其他人造的有什么区别,而且对于工厂来说量产的成本也会降低很多,和你们的人工相比,似乎你们并没有什么优势。”
阿曼见方颖的话中处处是反对的意思,刚想开口为她解释,却见迪力亚尔指着一旁的院子开口:“这里就是巴哈尔奶奶的家了,他们一家人早早就准备好等着你们了,将你们带到地方我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就不多的打扰了。”迪力亚尔见车子停稳便要下车,临走还别有深意的拍着阿曼的肩膀开口:“阿曼,等过些日子我去喀什找你,咱们大学毕业之后也很久没见了。”
方颖担心是不是自己的话,伤害到了迪力亚尔,正自责的像要跟阿曼解释,却见一旁沉默的搬着机器的那吾扎提开口:“别想太多了,这小子那眼睛比狼崽子都精,怕是一早就听说了你是从上海调来的,这才特意带着东西在村口等咱们,就想让你帮他打开这东西的销量呢。”
“我从上海来的事儿,都传到这小村子里了?”方颖不可思议地看着那吾扎提。
那吾扎提将手中的烟屁股一脚踩灭,扛着机器就往屋里走,一边走一边开口:“干新闻的人都往大城市里跑,哪儿有几个像你一样,从上海跑到咱们这地方的,你的那点事儿早就在单位传开了。这几年上海对喀什一直有扶持的政策,这小子八成是打听到你的消息,也动了这心思,别想了把工作先干好。”
巴哈尔古丽家热热闹闹的围满了人,几人抬着设备刚进院子,就见巴哈尔奶奶的孙子萨迪克迎了上来,热情的跟几人打过招呼后,说着便要帮那吾扎提拿着身上的设备。
“那是人家吃饭的家伙,你不要碰人家的东西。”身后传来浑厚的一长串维语,让萨迪克停下了手连忙介绍起身后穿着民族服饰的男人,男人是巴哈尔奶奶的大儿子,也是萨迪克的父亲阿里木。
“不好意思,家里的小子没轻没重的,只是想表达善意,要是冒犯了你们的话不要在意,外面的天气冷快进屋里来坐坐吧。”
“没关系的,这东西也没有那么贵重。”那吾扎提说着便掏出手中的烟递给阿里木,两人说着维语便往屋里走去,见方颖听不懂的样子,阿曼连忙上前解释着两人的对话。
直到走进屋里,看着一屋子挤着五十多人,将巴哈尔古丽围在中间时,方颖这才体会到什么叫真正的四世同堂,见阿里木开始跟几人介绍着屋里的人的辈分,那些滴里嘟噜的维语萦绕在自己耳边时,方颖不由得悄悄地拽了拽阿曼的袖子,担忧地开口:“该不会一会儿的采访也都是用维语吧,那我听不懂怎么办呀?”
见众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吾扎提那边,阿曼小声开口:“没办法的,老一辈子的人这辈子都没走出过新疆,更别提普通话了。不过别担心的,我可以给你翻译,这家里的孙辈估计也都会普通话的。”
经过将近半个小时的介绍,阿里木总算是将屋内的所有人,都介绍了一个遍,这才看着坐在人群中央的巴哈尔古丽开口:“妈妈,这是来采访我们的记者,那吾扎提。几年前的托克扎克镇里那个村长的报道,就是这个年轻人写的,是个好人的,那边的是他的侄子叫阿曼,边上的女生听说是从上海来的,也是个厉害的大记者。”
见巴哈尔古丽看向自己,方颖连忙起身鞠躬,露出一个和煦的笑用着刚跟阿曼学习的维语,绊绊磕磕的介绍着自己的名字。巴哈尔古丽看着方颖和蔼的点点头笑着开口:“来这里都还吃得惯嘛?我们这里风沙大有干,你们这些水灵灵的丫头子,肯定不适应的吧?我们村子以前也有个老师,就是从上海过来的,刚来的时候一直不适应的,大家都以为她呆不长的,结果也待了十年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