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大周北伐,赵敏、韩昭与殷离

大周洪武二年(1354年)三月,红巾军攻克汴梁。

随即,刘福通于汴梁拥韩林儿为帝,建国号宋,又称韩宋,改元龙凤。

由此,红巾军与明教上层生隙,光明左使杨逍带领韦蝠王、天地风雷四门返回昆仑明教总舵。

红巾军中明教教众遂以五散人为尊,然五散人亦各有矛盾,致使红巾军内明教人心涣散。

大周洪武四年(1356年)八月,答失八都鲁围刘福通于亳州,韩林儿领兵出汴梁来救,为王保保伏击,大败,丢失汴梁。

此时,韩宋政权或者说红巾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急中,举目四望,唯有向大周求救。

经过协商,韩宋以东平、济南、益都、山东、淮南楚州诸行省(为现在山东省、河北与河南部分区域)相让,予大周北伐之路,而大周则出兵相助。

大周洪武四年十月,大周女帝纪晓芙令大学士宋濂等草拟讨元檄文,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发兵北伐!

大周大军分为三路。

西路以明玉珍为帅,统精兵两万,直奔亳州,解红巾军之困。

中路以张定边为帅,以杨冬、徐达、冯胜、邓友德为将,领精兵十万,走山东,沿旧运河直击元大都。

东路以冯国用为帅,以郭琳儿、吕珍、胡大海为将,领水兵两万、精兵三万,沿海北上,以截断元庭退路为目标。

因为元庭在四年前失了东南,没了钱粮来源,又在过去三四年中与红巾军、巾帼军连年激战,进一步消耗了实力,且而今兵力多集中在河南图谋消灭红巾军,故而大周中路军一路北上连战连胜,势如破竹!

及至大周洪武五年二月,张定边攻破元大都,元顺帝率领后妃、太子及部分蒙古大臣仓皇北逃。

然大周早有布局,冯国用以伏兵在古渝关附近尽俘元顺帝及其太子、后妃和随行蒙古大臣。

另一边,在去年十一月间,王保保、答失八都鲁所帅元军便在河南为大周、韩宋联军所败,答失八都鲁战死,王保保率领元军残部退守山陕(山西、陕西)。

大周洪武五年,在大周破大都后不久,韩宋红巾军亦攻入山西,破坚城大同。

王保保率领元军残部退入草原,红巾军则向西攻入陕西、甘陇等地,与大周汉中的驻守不对产生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