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大周北伐,赵敏、韩昭与殷离(第2页)

此时已是大周洪武五年九月,北伐近一年,大周军民俱疲,又与韩宋关系紧张,故而在收服辽东部分地区后就此休战···

大周洪武六年(1358年),迁都金陵。

同年五月,巾帼大学于金陵落成,在八月正式开学。

此时,大周女帝在位,巾帼社、巾帼学院、峨眉武院遍布大周诸省府县,各地工厂女工成群,官府、军中女子为官、为将者数不胜数,故而民风较之七八年前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变。

因巾帼大学学生皆是来自大周各省巾帼学院的优秀女生,故而在巾帼大学开学当日,大学门口观者云集。

“看着来报名的女学生似乎不多啊,怎么回事?”有人道。

旁边立马有人哼道:“你知道什么,巾帼大学招生标准那么高,拿到录取通知书来报名的人自然少。”

“敢问这标准怎么个高法儿?”

“我们除新立的山东、河北、辽西三省,余下湖北、湖南、四川、江西、江苏、浙江、重庆、汉中、南阳九地各有一座巾帼省学你知道吧?

巾帼大学在这九座省学毕业生中统招,只录取前三百名,你说标准高不高?”

“这么说,来的都是大才女喽?”

“那是当然!”

“···”

在民众的围观中,又有两女子来到了巾帼大学校门前,拿着录取通知书进行报名登记。

负责报名登记的是位三十多岁的女教师,穿着一身类似女官的衣服,束着单髻,显得英气而干练。

事实上,来报名的女生也都扎着单髻——这是巾帼学院女生的标准发式。

女官拿了录取通知书,又拿了户籍证明,并翻开一部画像册与面前真人进行了对照,这才一边登记一边询问。

“赵敏,十八岁,汝南人?”

“是。”女生含笑应道。

女教师没再多问,登记完,给了赵敏一本《新生须知》手册,便让她进了校园。

赵敏进了校园后,并没有走,而是在门内等另一个女声登记完过来。

然后她便主动开口道:“我叫赵敏,你叫什么?”

被询问的这名女声长相甜美可爱,但似乎略有点胆小——这在巾帼女生中可是不多见的。

只见她略微犹豫了下,才道:“我叫韩昭。”

“韩昭呀?”赵敏收回打量韩昭的目光,眸光流转,眉眼都带上笑,主动去拉住韩昭的手,道:“以后就是同学了,我们一起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