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非独孤之功

除了南中之乱,便是北方的先零羌之乱,这件事刘禅全权交给了姜维。

 一方面是信任他,另一方面是刘禅麾下也没有另一个熟悉羌人且有足够才能独当一面的人了。

 毕竟是阴谋阳谋并用,许多事还是要保密的。

 以至于目前姜维的计划进行到哪一步了,由于间隔千里,成都这边也没有准确消息。

 一南一北的乱局都在边界地区,远离百姓,故而境内的生产生活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所以各地的建设以及农业生产都在有序进行。

 朝廷的主要工作还是放在了内部安民和生产上,边疆的战事并没有让刘禅付出太大精力。

 夏收的粮食陆续入仓,成功的让因为战争而飙升的粮价腰斩。

 虽然九月份的时候,市面上的粮食依旧堪称昂贵。

 但走在田间,看着那结满果实而穗弯弯的大片大片即将丰收的稻田,百姓们脸上的笑容始终止不住。

 等秋收之后,粮价将会进一步下跌,基本上便能回归到正常价格。

 刘禅不仅多次派出暗探四处监察,自己也常抽空去视察农田。

 上行下效之下,所有官吏都知道农事是朝廷最重要的事情。

 没有人敢在这方面偷奸耍滑。

 其中,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成都平原农业的命脉,朝廷对它的维护特别注重。

 原本汉代只有郡太守的属官都水掾,在管理全郡水利的同时兼管此堰。

 在诸葛亮的建议下,朝廷在都江堰设“堰官”,创专职官员管理都江堰之先例。

 并且配备了一支一千两百人的队伍,专门负责维护都江堰。

 通过制度性设计,为后世树立样板,将都江堰维护工作保持长远。

 因此成都平原的农业生产,基本上不会有蝗灾和旱灾风险。

 粮食丰收百姓便能安居乐业,此地便是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

 现阶段并不用担心谷贱伤农的问题,因为这个时代粮食是远远不够吃的。

 将来真要是到了物产丰盈,丰衣足食的时候,朝廷也可以采用‘籴粜法’(fa,三声)来稳定粮价。

 此外,在汉中也在全力进行生产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