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一字长蛇阵出(第2页)
这也是武皇深思熟虑的结果,何永华和云光二人皆有才干,既然封了云光为长安县节度使,并无大错,不能大动,只能让何永华调离,但敲打一番也是可以的,北静王水溶,京城无兵可用,守住西河郡乃是重中之重,白莲教也不是善茬,病例薄弱,所以才有此对策,
怀州一地,在京南最北端,两地之屏障,须有实才之人守之,兵马司节度使何永熙,嘴角一哆嗦,皇上既然都解释了,如何再能推却,怀州那地方好是好,只是民乱何时能平,还有林山郡那些官员,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是,陛下,老臣替内弟,谢主隆恩,”
怀着复杂心情叩首,心中忐忑,这一趟,也不知来得对不对,好在不需要上阵厮杀,那云光还要去金州前线,如此一想,心里好了些许。
“何爱卿,京城城门的防守,多加留心,朕担心贼子,乔装打扮混入京城,再闹上一次,朝廷的脸面可不好看。”
武皇拿起朱笔,在何永华参的折子上,写了阅字,随手放在桌子一角,而另一封书信,直接放入信封递给身侧的戴权,戴权会意,接过来之后,径直把信还给了何指挥使,
“回陛下,京城城门处,老臣严令加派人手,往来的百姓还有商队,都要严查,并且城中,兵马司还有三千重甲军,每日在城中要地巡逻,震慑宵小之辈,万不会让贼子有可乘之机。”
何永熙正色道,兵马司花了血本组建重甲军,就是因为如此,太平教贼子在京城哄闹,闹得天下皆知,兵马司的人竟然连个像样的甲胄都没有,最后还是靠着禁军剿灭,让兵马司还有皇城司南镇抚司衙门丢了颜面,这才有组建重甲军的事,合着南镇抚司那边,亦是如此。
“好,有何爱卿在,必定无恙,朕放心。”
“谢陛下隆恩,老臣万死不辞,”
何永熙一叩首,这才起身离去,仿佛身子骨都硬朗了许多,戴权眼神里瞧得稀罕,又重新给皇上换了一盏茶水,放在桌上,
“陛下,三位皇子已经收拾妥当,大皇子已经和洛云侯一起出了城,去了安湖大营,三皇子则是跟着去了东平王府,码头岸边已经集结了卫军的楼船,预计今日就可登船,最后,北静王府还在收拾,但是传令的兵丁已经出了京城。”
暗卫传来密报,三位皇子已然动身,戴权把皇城司的近卫军,贴身护卫三位殿下,每日三次汇报情况,走的是暗线,
“嗯,朕知道了,就看洛云侯如何布局。”
抬起头,眼神望向南侧,仿佛能穿透京城城墙,看到安湖大营的场面。
旌旗林立,
帅旗迎风而起,
张瑾瑜站在点将台上,冷眼看着跪地二人,不长眼的货色,看着左护军已经出来,吩咐道;
“左护军,派人跟着一块负责粮草督运,务必不可懈怠。”
“是,侯爷,末将遵令,”
左护军冯壮大声应道,起身回了列队,这才有个军人的样子,看着眼前一水的将军校尉,张瑾瑜回身上了高台高处,站在上面呵道;
“诸位,既然没人再站出来,那本侯就认为诸位皆是同意了,本侯带兵只有一点,遵从军令,不遵军令者,斩!”
“是,侯爷!”
台下不少将军,脸色凝重,听到斩字,不由得浑身打了哆嗦,眼里有些紧张,这话要是王节帅说起,众人也都是笑笑,当做耳旁风,一笑了之,但是洛云侯说出来,众人只觉得脖子有些冷飕飕的,显然不是玩笑话,
“好,既如此,东安将军杨仕雄任先锋将,率军先行,”
“末将接令,”
杨志雄身披重甲,手拿偃月刀,单手一拜,就下了点将台,翻身上马,就去了校场,点齐本部兵马,带着人出了大营,
“定东将军宋雨田,率部跟在其后,一字长蛇阵,快速南行。”
“末将领命,”
“定北将军胡守成,统领四万骑兵护送大营辎重,先行南下,寻找王节度使所留扎营处,安营扎寨三个节点,每到一处就整修营寨,留下三千兵马守卫,做好饭食,等候大军到来,不可有误,”
“末将遵令,”
“定南将军殷仁昌,领中军一部,定西将军段文元统帅攻城兵所部,共计二十万大军,于明日清早启程,紧跟其后,南下,每到一处立刻加急来报,不得有误,”
“末将遵令!”
张瑾瑜就在点将台下令起兵,不一会,众将皆是领命而去,整个校场大营,黄尘遮天蔽日,大军起行,声势震天,
眼见着安排完诸位行军阵势,张瑾瑜回头看向还有些震惊的大殿下,劝道;
“殿下,诸事已完毕,咱们也可以动身了,”
“呃,是,听候的,”
晋王周鼎,望着校场密密麻麻的大军,心神震撼,如此强军,又怎会败与太平教那些贼子,难道府军和京营甲士,有天壤之别?
下了点将台,忍不住问道;
“侯爷,小王有事不明,还望侯爷赐教。”
“哦,殿下请问,”
张瑾瑜走在前面,回过头,看着大殿下,确有皇子风采,今日一身马装,穿了金丝软甲,颇有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