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一字长蛇阵出(第3页)
“侯爷,府军难道和京营差别那么大,王子腾所部十几万大军,如何会败于太平教贼军之手,”
话不多说,问的是关键,张瑾瑜笑了笑,禁军,京营还有府军,本质上没什么不同,都是人,只有一点,就是后勤补给,还有饷银,好像记得有一句话,前世书上提到,那个什么时候的,说若是明军足饷,天下无敌,
说的就是银钱粮草足够的,边军亦是如此,
“殿下,没什么不同,一个是钱粮,另一个,不知殿下听没听过一首打油诗。”
“哦,后勤补给,小王自是明白,不知侯爷所言,打油诗又是什么?”
晋王来了兴趣,后勤粮饷,影响大军士气,他也知晓,兵书上都看过,不足为奇,但是童谣或者打油诗什么的,他足不出府,如何能知道,
“哈哈,殿下,市井之言虽然贻笑大方,但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打油诗不知是谁所做,但形容京南那些府军还是没错的,撤退转进,其疾如风,唾面自干,其徐如林,烧杀掳掠,侵略如火,友军有难,不动如山。”
俗话说,官军如匪军,贻害更甚贼军,杀民冲功,大有人在,晋王殿下喃喃自语,脸色苍白,这哪里是官兵,说是土匪也不为过,难不成,地方官府,已经败坏至此,
“侯爷,如何补救,”
“哈哈,殿下,你记得一句话,天下想做官的人不知凡几,”
边说边走,到了车架前,张瑾瑜掀开车帘,
“殿下,上车吧,亲军护卫,西南绕道,直扑林山郡城。”
“什么,侯爷你不去大梁城了,”
“报,蓉大爷,蓉大爷,西院的屋子,全部收拾完了,跟来的奴才,都在三位姨娘的院子里栽花种树呢,”
南头三进院子,
主屋内,
贾蓉一身白色长衫,坐在主位上品着茗茶,头上系了发带,面色红润,神采飞扬,乍一看,世家公子的模样,也不知怎么回事,自己从离开宁国府之后,贾蓉浑身舒坦,睡觉睡得香,吃饭吃得饱,就连不曾喜爱的茗茶,都能细细品味,
刚喝了一口茶水,就见到中儿满头是汗的跑了进来,责备道;
“你小子,都是管家了,许些事交代下去就好,慌里慌张的做什么,对了,这些花草树木从哪里买来的?花了多少银子?”
贾蓉这些日子,也没怎么出去,每日去东院里,给三位姨娘请安,顺道一块用膳,就是不管贾蓉怎么暗示,最后到晚上,都没有得手,心里急的抓耳挠腮,那些清倌虽好,总提不起兴趣,尤其是归梅,一直嫌弃院子光秃秃的,所以昨个晚上,就让中儿今日想办法买些花草种上,也没提种树的事,
花草虽然常见,但是京城市坊里的花圃铺子,那些花草树木价值不菲,京城不少大户人家可都稀罕着,贾蓉特意交代,买一些普通的就成,省一些银子,只是今日一见,满院子名贵花草不说,竟然还有不少桂树正在院子里种上,这才有了疑问,
“回蓉大爷,院子里的事,都是奴才一手操办的,就怕出了乱子,至于外面那些花草树木,奴才一文钱都没花。”
中管家擦擦汗,眼里嘴角的笑意藏不住,东市一大早就去逛了,许多花圃铺子虽然开得早,但里面的花草树木,少之又少不说,还贵的要命,索性出了东市,就回了宁国府那边瞧瞧,哪知道,遇上天大的好事,
这回轮到贾蓉来了兴趣,放下手中的茶碗,既然没花银子,那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
“你倒是会说好话,既然东西不是你买来的,难不成还有谁送给你不成,”
哪有这样的好事,就算在宁国府的时候,也没,也没有一人给他送银子花啊。
许些钱财,还是他从府上绞尽脑汁想来的,那点月例,塞牙缝都不够。
中儿点点头,又摇摇头,
“老爷说的极是,外人定然不会给奴才送银子,不过,荣国府上,不是已经开始修建园子了吗,奴才就过去瞧瞧,正好,宁国府上的西苑,全部拆了,那些花草树木,也要砍伐,奴才觉得可惜,就去找赖管家说一说,赖管家就做主,把那些挖出来的花草树木,派人给奴才送进府上,奴才怕在外面呆久了活不成,这不让人正在种着呢。”
“原来如此,你以后,老爷就不必喊了,外面听见不好,贾家还指望荣国府呢,外面那些花枝招展的东西,全部卸下,敬老爷当去,按大武祖制,应该守孝三年,所以,许些事多注意些,”
也不是贾蓉开窍,还是担心外面有人趁机出手,宁国府虽然败了,保不齐有人欺软怕硬,那些文官言官,找到由头参了自己,那时候,谁还能救,所以,闭门不出,才是正事,要是合着三位姨娘在一起,一年不出门也就是了!
(本章完)